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
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
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
虏尘如雾昏亭障,陇首年年汉飞将。
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
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
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
虏尘如雾昏亭障,陇首年年汉飞将。
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图景,充满了强烈的悲壮和苍凉。开篇“天兵九月渡遐水”即设定了战事发生在遥远的边疆之上,时间则是深秋九月,这个季节常常象征着肃杀与萧瑟。紧接着,“马踏沙鸣惊雁起”展现了战争的突然和猛烈,战马践踏沙地的声音惊起了栖息在边塞的雁群,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
“杀气空高万里情”一句则将战争带来的死亡与哀伤推向了极致,杀气如同实体般悬浮于空中,延绵至万里之外,无边无际。接着,“塞寒如箭伤眸子”更是直接描写了边塞的严寒,如同利箭一般射入眼帘,让人不禁生疼。
“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荒凉景象。狼烟堡是古代战争中用于报警的信号之一,这里却被厚重的霜冻覆盖,而枯叶在干燥的风中发出哀鸣,整个世界显得异常干涸。
接下来的“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则从细节描绘了战士们的艰苦生活。犀牛皮做成的护胸与鼠皮裘都无法抵御严寒,而黄金所铸成的马鞍在清冷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芒,显示出战争中的豪华与冷酷并存。
“虏尘如雾昏亭障,陇首年年汉飞将”则描绘了战场上的烟尘迷漫,如同晨雾一般遮蔽了视线,而“陇首年年汉飞将”则提醒着读者,这里是古代汉朝与匈奴交战的地方,每年的边塞之战都有勇猛的将领在此驰骋沙场。
最后,“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转向了对家人的思念。麟阁或许是某个地方的名称,但这里被用来象征遥远而又不为人知的地方。而“楼中思妇徒相望”则表达了战争中的孤独与无奈,思妇站在高楼之上,只能徒然向远方眺望,期盼着丈夫或是爱人的早日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士生活艰辛和家人思念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金陵古都会,天堑横称固。
夭矫诸苍山,龙虎相盘踞。
所以定鼎占,殊叶明哲度。
仲谋志分割,群英为之辅。
晋元保东迁,亦以多才故。
宋武挺雄杰,中原振天步。
晚途急鼎革,狼狈沮内顾。
绍伯窃国权,畴当永其祚。
梁高感家难,稍近君子怒。
事佛不止贪,讳杀反滋蠹。
兴国名却敌,其究乃自树。
昪也惭君亲,苟得延旦暮。
千秋夸帝居,偏安非所慕。
汉兵既东出,明师仍北渡。
世有真主生,宁为形势误。
顾荣江左彦,藻翰复超绝。
一辞笠泽云,十倡钟山雪。
水镜含春温,冰壶朗秋月。
时烦巨源启,遂佐东秦臬。
褰帷风泱泱,摇笔霜列冽。
旧游三十年,约略为子说。
上有华不注,下有和郢骨。
微言犹若新,与山斗巀嵲。
吾子虽异时,同调必心悦。
倘表郑公乡,千古偕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