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求偈》
《禅人求偈》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偈颂

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

况行机路守心空,病渴移家阳燄里。

渴转渴,水又非。抬头不觉雁南飞。

文殊堂里万菩萨,大唐国内无禅师。

或行棒,或行喝,棒喝交驰如电掣。

不容眨眼入思惟,忽把虚空敲出骨。

地神恶,天神悦,陕府铁牛得一橛。

且等东山睡觉来,大掌连腮咄咄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rénqiú
sòng / shìhuìkōng

chánjiāliúkāiyǎncáoshíwàn

kuàngxíngshǒuxīnkōngbìngjiāyángyàn

zhuǎnshuǐyòufēi
táitóujuéyànnánfēi

wénshūtángwàntángguónèichánshī

huòxíngbànghuòxíngbàngjiāochídiànchè

róngzhǎyǎnwéikōngqiāochū

shénètiānshényuèshǎntiěniújué

qiěděngdōngshānshuìjuéláizhǎngliánsāiduōduōdu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空的作品《禅人求偈》,以禅宗修行的体验和情境为题材,展现了禅修者的心路历程。首句“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表达了禅者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如同曹溪(南岳衡山下的禅宗圣地)般深远。接下来,“况行机路守心空,病渴移家阳燄里”描绘了禅者在修行中坚守内心清净,如同身处炽热之地,身心备受煎熬。

“渴转渴,水又非”象征着禅者在寻求解脱时的困惑与执着,而“抬头不觉雁南飞”则暗示时间流逝,禅者专注于当下。文殊堂里的菩萨象征智慧,但大唐国内无禅师,强调了禅修的孤独与挑战。“或行棒,或行喝”描述了禅师的教化方式,通过棒喝激发弟子的顿悟,“棒喝交驰如电掣”形象生动。

“不容眨眼入思惟,忽把虚空敲出骨”进一步揭示了禅修中的瞬间顿悟,仿佛从虚空中敲打出真实的自我。地神和天神的反应,以及“陕府铁牛得一橛”(比喻禅悟的顿然解脱),都寓言了禅修带来的震撼效果。最后,“且等东山睡觉来,大掌连腮咄咄咄”以幽默的方式表达,禅者期待着有一天能从修行中解脱,轻松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禅宗特有的语言,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五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力量人,全身担负。

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二八

柏山高,秋风高。打失登山屐,吹落炙脂帽。

应节应不及,登高登不到。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

黄檗归本位坐,陷虎机深。

保寿打推出僧,钓鳌力巨。

一举三山连,未称全提处。把断要津,辉腾今古。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二十六

节届元宵气象新,笙歌竞奏汉宫春。

满城灯火暄和气,车马往来人看人。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四

推不去,挽不来。南天台,北五台。

大地寥寥兮何者当情,春风浩浩兮雨打莓苔。

见成公案,不涉安排,岂在见桃花而后眼开。

(0)

颂古一首

双林树下手摩胸,说有谈无恣脱空。

若谓瞿昙曾入灭,错教啼鸟笑春风。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