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高,秋风高。打失登山屐,吹落炙脂帽。
应节应不及,登高登不到。
柏山高,秋风高。打失登山屐,吹落炙脂帽。
应节应不及,登高登不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柏山的景象。"柏山高,秋风高",开篇即展现出山之峻峭与秋意的萧瑟。"打失登山屐,吹落炙脂帽",通过形象的比喻,写登山者在劲风中失去鞋子,帽子也被风吹落,暗示了登山的艰难和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应节应不及,登高登不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时令更迭而无法如愿登高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了禅宗诗的意境。
故人怜旧政,褒惜一何深。
营葺推勤治,优闲称道心。
池台资胜事,风月入高吟。
酒户虽难角,诗盟已屡寻。
词豪甘自屈,气锐敢轻侵。
奇变云霞烂,冥搜海岳阴。
暄和生嶰律,淡泊寄陶琴。
但愧衰聋耳,安能别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