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
《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杪春时泽未全滂,西祷真祠徯福祥。

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

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

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皇帝亲临西太一宫,沿途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与恩赐,以及百姓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杪春时泽未全滂”,点明时节为晚春,雨水尚未充分滋润大地,预示着农事即将开始。接着“西祷真祠徯福祥”描绘了皇帝前往西太一宫祈求丰收的情景,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切。

“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百姓见到皇帝驾临时的反应。蚕女放下养蚕的笼子,耕夫扔下农具,都抬头仰望天空,眼中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与敬畏。这种场景不仅表现了百姓对皇权的尊重,也反映了他们对皇帝亲自关心农业生产的感动。

“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进一步阐述了皇帝的恩赐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无论是辛勤劳动的农人还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都因为皇帝的恩赐而感到生活更加宽裕和满足,体现了君主与民同乐、共享繁荣的理念。

最后,“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亲民行为的赞美。他认为,皇帝的这一举动不仅能够激励全国上下勤勉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还能够成为一种榜样,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农业,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亲临田间、赐予百姓恩惠的场景,展现了宋朝时期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君民共治、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严庆胄射策南归迂途相访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

炎暑盛三伏,驾言得清游。
城南才里所,便有山林幽。
崇莲炫平堤,修竹绿高丘。
方兹闵雨辰,亦有清泉流。
举肉鲜可食,汲井瓜自浮。
丝桐发妙音,更觉风飕飕。
喜无举业累,独有讲学忧。
逮子閒暇日,微言要穷搜。
譬彼治田者,黾勉在勿休。
但勤穮蔉功,勿作刈犹谋。
虽云千里别,岂无置书邮。
祝子时嗣音,慰我日三秋。

(0)

城南杂咏二十首·南阜

湘水接洞庭,秋山见遥碧。
南阜时一登,搔首意无斁。

(0)

城南杂咏二十首·纳湖

原原锡潭水,汇此南城阴。
岸花有开落,水盈无浅深。

(0)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
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0)

平父求笋炙既并以法授之用往岁张安国诗韵为

知君友竹君,宁使食无肉。
更哦脯笋诗,句妙骚可仆。
南公鲑菜伧父齏,嗜好自尔元非痴。
君但将从力噉此,大胜折腰乡里儿。

(0)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吟风桥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余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