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三》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将行复止,眷言孜孜。苟有于中,倾倒出之。

奕奕千言,粲焉陈诗。觞行笔落,了不容思。

(0)
注释
行:行。
止:停止。
眷言:深情的话语。
孜孜:专注不倦。
苟:如果。
有:存在。
于中:在心中。
倾倒:倾诉而出。
奕奕:繁多的样子。
千言:许多话语。
粲焉:鲜明的样子。
陈诗:陈述诗歌。
觞:酒杯。
行:传递。
笔落:下笔。
了不容思:无需深思,直接表达。
翻译
诗篇已停止,我深情专注。
如果有内心的感受,就倾诉出来无保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友人陶迁的一次诗歌往还中的第三首。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在表达他与陶迁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深厚的友情。开篇“将行复止,眷言孜孜”两句,描绘了临别时刻不忍离去的情景,“眷言孜孜”四字,生动地表现了朋友间依依不舍的情态。

接着“苟有于中,倾倒出之”表明只要心里有所感悟,就会倾囊而出,不加隐藏。这正是苏轼性格直率、感情真挚的写照。在“奕奕千言,粲焉陈诗”中,“奕奕千言”形容谈话之多,如同千言万语,而“粲焉陈诗”则展示了诗人以诗歌表达心意的自信和满足。

最后两句“觞行笔落,了不容思”,描写的是苏轼在书写诗文时,那种自然流畅、不加思考的状态。“觞行笔落”形容文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了不容思”则强调了这种创作状态下的自如与纯熟。

整首诗通过对话语和书写诗文的场景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交流和艺术创造的愉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九月九日望蜀台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0)

宫词·其一二二

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闻忆却忙。

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0)

宫词·其一一二

夜深饮散月初斜,无限宫嫔乱插花。

近侍婕妤先过水,遥闻隔岸唤船家。

(0)

宫词·其八十三

苑东天子爱巡游,御岸花堤枕碧流。

新教内人供射鸭,长将弓箭绕池头。

(0)

寒蝉树

一叶初飞日,寒蝉益易惊。

入林惭织细,依树愧身轻。

大干时容息,乔枝或借鸣。

心由饮露静,响为逐风清。

忝有翩翾分,应怜嘒唳声。

不知微薄影,早晚挂緌缨。

(0)

题武陵草堂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

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

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

登栈行不疲,入溪语弥静。

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

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

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

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