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绛节去忘还,辇路宫墙坏旧山。
青史空文兴废后,玉真馀恨有无间。
杖藜一笑缘危径,弄笔高吟望故关。
足力怪君强健甚,惯行栈道不为艰。
翠华绛节去忘还,辇路宫墙坏旧山。
青史空文兴废后,玉真馀恨有无间。
杖藜一笑缘危径,弄笔高吟望故关。
足力怪君强健甚,惯行栈道不为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梁润之在傍晚时分登临并岭的情景。首句"翠华绛节去忘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皇权的过往,可能指的是皇帝出行的仪仗已成往事。"辇路宫墙坏旧山"进一步渲染了宫殿遗迹的荒凉,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变迁。
"青史空文兴废后"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青史上的文字记录虽存,但人事已非,只剩下遗憾和思索。"玉真馀恨有无间"可能暗指某个女子(如玉真公主)的遗恨,其情感纠葛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
"杖藜一笑缘危径"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手扶藜杖,沿着险峻的小径攀登,轻松笑谈的场景,展现出他们的乐观和豁达。"弄笔高吟望故关"则展现了他们登高远望的同时,以笔墨抒发情怀,遥想故乡。
最后两句"足力怪君强健甚,惯行栈道不为艰"是对梁润之身体健壮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他们似乎习惯了山路崎岖,行走栈道毫不费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临并岭的活动,寓言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
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
尚有个、旧莺寻宅。更无策。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
花瘦丰台,草浅茂陵夕。
嗟哉梦逼春醒,人随水逝,枉万古、恨悬天窄。
夜半喘饿牛,撼落西壁泥。
携灯饲刍稿,邻婺偶停机。
邻婺年六十,短鬓霜凄凄。
持门无健儿,织布自为衣。
种秫自为饭,艰苦防寒饥。
每言生有常,沦汩谁预期?
风劲能杀寒,大野飘烟稀。
万㝢浩莽中,惭我蛛悬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