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村居杂述七章·其二》
《秋晚村居杂述七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夜半喘饿牛,撼落西壁泥。

携灯饲刍稿,邻婺偶停机。

邻婺年六十,短鬓霜凄凄。

持门无健儿,织布自为衣。

种秫自为饭,艰苦防寒饥。

每言生有常,沦汩谁预期?

风劲能杀寒,大野飘烟稀。

万㝢浩莽中,惭我蛛悬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晚上乡村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句“夜半喘饿牛,撼落西壁泥”以牛的喘息声和墙壁掉落的泥土,营造出夜晚乡村的寂静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接着“携灯饲刍稿,邻婺偶停机”,描述了农妇在夜晚为牛喂食,同时邻居的织布机偶尔停下,展现了一幅乡村夜晚劳作的图景。

“邻婺年六十,短鬓霜凄凄”通过描写邻家老妇的外貌,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不易。“持门无健儿,织布自为衣”,说明家中没有强壮的儿子,只能依靠自己劳动来穿衣吃饭,体现了农村家庭的困境。

“种秫自为饭,艰苦防寒饥”,描述了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为了抵御寒冷和饥饿而付出的努力。“每言生有常,沦汩谁预期?”表达了农民对生活常态的坚守,以及面对命运无常时的无奈和感慨。

“风劲能杀寒,大野飘烟稀”,描绘了秋风凛冽,大地上烟雾稀薄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万㝢浩莽中,惭我蛛悬丝”,最后两句将个人置于广阔的天地间,表达了对生活的谦卑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反省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坚韧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寄云峰吴先生·其一

野径深幽市转赊,红尘不到足烟霞。

遥知此日云峰下,笑看寒梅树树花。

(0)

为人题翎毛四首·其四雁

秋老泽国寒,稻粱资啄食。

岂不怀同心,天高整孤翼。

(0)

送林职方清戎之南都

眉间黄色已先占,此去公私喜得兼。

天上恩波应独厚,江东纸价莫须添。

莱衣绚昼宜莱舞,淮酒宜春胜蜜甜。

公暇诗成烦寄我,还容刻画效无盐。

(0)

望馀干城

远市欲浮将郭绕,好山终懒过江来。

平临一水玻璃色,下瞰千林翡翠堆。

鸦背斜阳翻睥睨,云中高阁望蓬莱。

碧潭长锁蛟龙窟,定有神光烛夜台。

(0)

和左天官游麻姑山

肩舆度岭晓穿云,不惜攀跻到夕曛。

松径风微猿抱子,芝田雨过鹿呼群。

霓旌缥缈来金母,羽盖翩翻降道君。

仙境泬寥人境远,四时风月许谁分。

(0)

闺词二首·其二

望断江山路,书成过雁稀。

每愁霜雪苦,何处寄寒衣。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