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
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
尚有个、旧莺寻宅。更无策。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
花瘦丰台,草浅茂陵夕。
嗟哉梦逼春醒,人随水逝,枉万古、恨悬天窄。
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
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
尚有个、旧莺寻宅。更无策。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
花瘦丰台,草浅茂陵夕。
嗟哉梦逼春醒,人随水逝,枉万古、恨悬天窄。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相思之苦。开篇“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点明了主人公与爱人虽同处人间,却因距离与通信不便而难以相聚,如同漂泊的旅人,各自为客。接着,“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以飘散的杨花比喻爱人的离去,不知飘向何方,隐喻着分离的无奈与迷茫。
“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荒凉的景象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紧接着,“尚有个、旧莺寻宅。”旧日的鸟儿还在寻找旧巢,暗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然而,“更无策。”表明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无法改变现状。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拾起的是零星的欢笑与哀愁,大部分都是过去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感慨。接下来,“花瘦丰台,草浅茂陵夕。”以丰台的瘦花和茂陵的浅草,描绘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嗟哉梦逼春醒,人随水逝,枉万古、恨悬天窄。”感叹梦境与现实的冲突,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离别的结束,但人却像流水一样逝去,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恨意,仿佛天地间也显得狭窄,无法容纳这无尽的悲情。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与相思的痛苦,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东来紫气又临安,拭目苍生望未阑。
一剑乍过千垒静,单车才入万家欢。
霞光北极飘清禁,斗色西台照画栏。
信是批鳞头易白,霜毫时拂惠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