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桑已无绿,海水空自煎。
深樽有醇意,默对邀古年。
烟明鸟窥树,风肃月在天。
纳景虚堂中,百态皆妙妍。
大块浩生死,尔我山中仙。
颇疑万古短,直可尘事捐。
充肠有肥芋,濯垢宜寒泉。
良期不娱悦,华发将上颠。
耳目接苍翠,冲澹归自然。
醒为嵇阮傲,醉学羲皇眠。
枯桑已无绿,海水空自煎。
深樽有醇意,默对邀古年。
烟明鸟窥树,风肃月在天。
纳景虚堂中,百态皆妙妍。
大块浩生死,尔我山中仙。
颇疑万古短,直可尘事捐。
充肠有肥芋,濯垢宜寒泉。
良期不娱悦,华发将上颠。
耳目接苍翠,冲澹归自然。
醒为嵇阮傲,醉学羲皇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枯桑、海水、深樽、醇酒、月光、山川等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句“枯桑已无绿,海水空自煎”以枯桑和煮沸的海水象征生命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出下文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深樽有醇意,默对邀古年”则转而描写饮酒的情境,以醇酒寄托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烟明鸟窥树,风肃月在天”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鸟儿在月光下窥视树木,风声肃穆,月光皎洁,构成一幅幽静的夜景图。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纳景虚堂中,百态皆妙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即使是在简陋的居室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之美。
“大块浩生死,尔我山中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宇宙万物生死更替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成为山中隐士的心愿。
“颇疑万古短,直可尘事捐”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有限、世事纷扰的感慨,希望能在短暂的人生中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充肠有肥芋,濯垢宜寒泉”通过食用美味的食物和洗涤身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双重满足的追求。
“良期不娱悦,华发将上颠”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以及对年华老去的忧虑。
最后,“耳目接苍翠,冲澹归自然”、“醒为嵇阮傲,醉学羲皇眠”则总结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无论是清醒还是醉酒,都愿意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紫兰黄菊园丁送,亦有邻翁送酒来。
何忽于斯须煮药,不然夫岂怯衔杯。
登高朋友空相觅,抱病情怀未易开。
过了重阳更堪醉,霜天螃蟹小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