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
自觉衣裘少,侵寻近肃霜。
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
自觉衣裘少,侵寻近肃霜。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景象的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两句,以木犀花的飘香引出夜晚的静谧与幽美,木犀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雅脱俗之意,这里则更添了一份自然而然的美好。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此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独处感慨与时间感知。在深夜,除了自己外,似乎没有其他声音,夜晚的漫长也只有自己清晰感受到,这种孤独感和对夜晚时光流逝的敏锐感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两句则转换了场景,从室内转向户外,秋夜里的细雨加上潮水涌动,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这里的“树鸣”描绘出雨声与风的声音交织,增加了一种动态美。
最后,“自觉衣裘少,侵寻近肃霜”两句则从气候转向个人感受,诗人意识到天气渐凉,自己却未添衣物,感到有些寒意。这里的“侵寻”形容寒意的悄然来临,而“近肃霜”则预示了冬季即将到来的迹象,这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凛冷,诗人的内心独白与外界自然景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青年射策成名早,文采风流出人表。
校书閒雅在銮坡,染翰优游趍凤沼。
扬历清华岁月多,九重天上沐恩波。
粉署初迁司考课,石渠还复预编摩。
从容退食无尘事,时写琅玕发清思。
风梢雨叶倏忽成,绰有湖州笔端意。
高堂慈母雪盈头,定省心劳不自由。
上疏喜承明诏许,束书便买江南舟。
难兄解组归未久,相见欣然复携手。
綵衣双舞寿筵前,此乐人间信稀有。
玉峰秀色似昆丘,乘兴还堪载酒游。
圣主恩深容暂去,乡园虽好莫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