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苔封客到稀,林深白日掩柴扉。
攀萝饮涧猿常出,认屿盘云鹤欲归。
竹里泉声喧药碓,帘间岚气湿荷衣。
杖藜徐步寻诗去,一路春风入翠微。
石径苔封客到稀,林深白日掩柴扉。
攀萝饮涧猿常出,认屿盘云鹤欲归。
竹里泉声喧药碓,帘间岚气湿荷衣。
杖藜徐步寻诗去,一路春风入翠微。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居图景。首句“石径苔封客到稀”以“石径”与“苔封”营造出一种自然与时间的交融感,暗示山居之地少有人迹,增添了几分隐逸之气。“林深白日掩柴扉”则通过“林深”与“白日掩柴扉”的对比,展现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主人生活的闲适。
接下来,“攀萝饮涧猿常出,认屿盘云鹤欲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猿猴在山涧边嬉戏,鹤在云端盘旋,仿佛与山居者的生活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生态画卷。而“竹里泉声喧药碓,帘间岚气湿荷衣”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宁静与清幽,竹林中的泉水潺潺作响,药碓声声,与山间的雾气、湿润的荷衣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画面。
最后,“杖藜徐步寻诗去,一路春风入翠微”表达了诗人漫步山中,寻找灵感的情境,春风轻拂,翠微环绕,不仅描绘了春日山居的美好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律美和画面感。
古树不计春,其中应有神;
傲兀立道傍,岂解媚富人。
富人侈游观,精舍结构新;
不重嘉宾集,惟羞花木贫。
于花爱美丽,于木爱轮囷;
古树遭物色,那能安其身。
百锸一时举,根柢离岸垠;
树神俄震怒,役夫压不呻。
二命易一树,道路悲且嗔;
移树人精舍,主人动笑嚬。
植之轩墀前,诧获琼琪珍;
哀乐与人殊,天道岂泯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