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飘泊者,秋水信轻舠。
萍梗还千里,风尘感二毛。
露滋葭菼冷,天阔雁鸿高。
蹈海吾何敢,来观八月涛。
淮南飘泊者,秋水信轻舠。
萍梗还千里,风尘感二毛。
露滋葭菼冷,天阔雁鸿高。
蹈海吾何敢,来观八月涛。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河上即事(其一)》描绘了一位在淮南漂泊的人,乘着轻舟在秋水之上,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萍梗还千里"形象地写出诗人像浮萍和草梗般随波逐流,远离家乡,行程遥远。"风尘感二毛"则表达了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二毛"代指白发,暗示时光匆匆。
诗中芦苇沾露,秋意渐浓,"露滋葭菼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抬头望见天空开阔,大雁翱翔,"天阔雁鸿高"又寓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远方的呼唤。最后,诗人以"蹈海吾何敢,来观八月涛"作结,表达自己虽然有志向如蹈海,但实际却只能远远欣赏那壮观的海潮,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但仍不失壮志的内心世界。
九河不相形,互岳不相倾。
昭昭素明月,曾不患长庚。
周道本如砥,荡荡无榛荆。
人心不寥廓,眼底立疑城。
堂上失悬镜,庭中如沸羹。
君子秉贞操,不与世相争。
庄子羡全生,老氏戒近名。
超然狃外物,宠辱那能惊。
禁直夜迢递,斋居澹无为。
同心聿来集,良友具在兹。
欢言适嘉会,秉烛坐弹棋。
华月照虚牖,微风动绮帷。
上客发幽兴,援琴挥素丝。
一弹孤鹤舞,再鼓心神怡。
清商既激烈,雅调亦舒迟。
秋鸿唳远空,猗兰芳葳蕤。
俯仰极馀韵,邈与高山期。
燕赏亦云洽,倾耳遂忘疲。
沉吟永终夕,逍遥起遐思。
仰观庭户间,烂然明星垂。
旭景不知曙,永言歌此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