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滇行杂感二首·其二》
《滇行杂感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冯时可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九河不相形,互岳不相倾。

昭昭素明月,曾不患长庚。

周道本如砥,荡荡无榛荆。

人心不寥廓,眼底立疑城。

堂上失悬镜,庭中如沸羹。

君子秉贞操,不与世相争。

庄子羡全生,老氏戒近名。

超然狃外物,宠辱那能惊。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的开头“九河不相形,互岳不相倾”运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独立性,九河与互岳各自保持自己的形态与高度,不因彼此而改变,象征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与价值,不应被外界强加的标准所束缚。

接着,“昭昭素明月,曾不患长庚”通过对比明亮的月亮与可能干扰视线的长庚星,表达了对光明正直品质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真理与正义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干扰,但真正的光明不会因此而受影响。

“周道本如砥,荡荡无榛荆”则将道路比作砥石,比喻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强调了在这样的道路上,应该清除阻碍,让正义与公平得以顺畅地传播。

“人心不寥廓,眼底立疑城”揭示了人性的局限性和偏见,指出人们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视野和认知,容易形成固有的观念和偏见,如同在眼前筑起了一座疑城。

“堂上失悬镜,庭中如沸羹”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比喻失去道德指引的个人或社会,就如同失去了镜子的照耀,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分辨是非。

最后,“君子秉贞操,不与世相争”强调了君子之德,即坚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争斗,体现了对道德坚守的崇高追求。

“庄子羡全生,老氏戒近名”引用了庄子和老子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淡泊名利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在于顺应自然,远离名利的诱惑。

“超然狃外物,宠辱那能惊”总结了全文,强调了超越物质和名利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面对荣辱得失,也能泰然处之,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复杂世界中的定位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冯时可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四

吞却与吐却,算来无处著。

要见滑稽人,便是黄幡绰。

(0)

寄行肇上人

旧隐湖西寺,青青千万峰。

来书度深雪,归梦断疏钟。

开口与时避,论心似我慵。

流年共衰鬓,昨夜又闻蛩。

(0)

萧山口占

水鸟迎秋舫,红轮映曙霞。

冥冥小江树,淡淡满枝花。

碧草望中去,青山郭外斜。

天涯重回首,回首重伤嗟。

(0)

天竺戏书

出郭西湖近,贪看立又行。

园林青气动,日夕白云生。

映竹犬初吠,缘溪鹤自鸣。

慇勤下天竺,泉石惬幽情。

(0)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其六

行尽天涯西复东,大家闲作卧云翁。

纷纷燕雀休相羡,得丧悲欢尽是空。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三十九

小瓶春色一枝斜,天下无双独此花。

冰玉精神霜雪操,寂寥相对是仙家。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