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却灯花蕊,从教污翠钿。
几回虚报喜,误妾不成眠。
剔却灯花蕊,从教污翠钿。
几回虚报喜,误妾不成眠。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闺词》第四首,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思念心上人的情景。诗中女子轻轻剔除灯花,让烛火微暗,可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波动,以免引起他人注意。她允许灯花落在自己的翠钿(古代妇女的首饰)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寂寞和哀愁。
"剔却灯花蕊",这一细节展现了女子的细致与敏感,她不愿明亮的灯火暴露自己内心的期待与失落。"从教污翠钿",则暗示了她的孤独和无人理解,连烛火的灰烬都成了她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几回虚报喜,误妾不成眠",揭示了女子的忧虑与期盼。她多次误以为远方的人带来了好消息,但最终都是空欢喜一场,这让她难以入眠,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失望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刻画了一位深陷闺中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四方多善人,予善未毫分。
有意空求志,无功漫爱君。
闲行观止水,静坐看归云。
老向太平里,朝廷正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