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悠悠欲尽头,一双归雁远鸣秋。
可应榆塞经过地,不及蘋江远近洲。
楚水悠悠欲尽头,一双归雁远鸣秋。
可应榆塞经过地,不及蘋江远近洲。
此诗描绘了一幅悠远宁静的秋日图景,通过楚水、归雁、榆塞与蘋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楚水悠悠欲尽头”,以楚水的悠长绵延,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给人一种无尽延伸的感觉。“欲尽头”三字,既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归途的期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一双归雁远鸣秋”,紧承上句,将视角转向天空中的雁群。雁群的南飞,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雁的鸣叫,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更在秋色中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后两句“可应榆塞经过地,不及蘋江远近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榆塞,古代边防要塞,象征着边疆的遥远与险峻;蘋江,则是江南水乡的一处美景,代表了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与和谐。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故乡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对远方的探索与追求;另一方面,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思考。
综观全诗,倪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哲思的秋日画卷,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与映衬,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维舟问水境,振策蹑奇峰。
冥濛谢物外,孤秀绝区中。
中峰连天自天直,石磴崎岖路不极。
开凿空传帝后功,阴灵自识神仙域。
探灵劳顿登,扪险损心情。
苍崖忽转万仞仄,瀑水散落千岩声。
岩深生夏寒,涧复埋昼雾。
幽花不记新,断石偏宜故。
时从树底践行云,还向云中辨来路。
九派遥音渐细微,群峦下瞰如翔赴。
别有青虹照碧川,香炉更在前峰前。
凌风挥手招五老,烟霞却在衣衿间。
玄窦青溪不可测,紫芝白术行当餐。
髓出何时遇,丹成几日还。
我生剩有高深意,结因况复逢初地。
待问远公可卖山,换却春衫作归计。
《同李御史徐副使登庐山道中作》【明·陈束】维舟问水境,振策蹑奇峰。冥濛谢物外,孤秀绝区中。中峰连天自天直,石磴崎岖路不极。开凿空传帝后功,阴灵自识神仙域。探灵劳顿登,扪险损心情。苍崖忽转万仞仄,瀑水散落千岩声。岩深生夏寒,涧复埋昼雾。幽花不记新,断石偏宜故。时从树底践行云,还向云中辨来路。九派遥音渐细微,群峦下瞰如翔赴。别有青虹照碧川,香炉更在前峰前。凌风挥手招五老,烟霞却在衣衿间。玄窦青溪不可测,紫芝白术行当餐。髓出何时遇,丹成几日还。我生剩有高深意,结因况复逢初地。待问远公可卖山,换却春衫作归计。
https://shici.929r.com/shici/PkVSjuYlA1.html
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
鹈渼忽以鸣,衰朽一何速。
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
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
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
此苕华之云暮,况兜铃与苜蓿。
去日远兮忧思烦,抚蕙草兮不敢言。
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
被女萝兮带茹走匋,肴兰芷兮蒸文无。
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
集枯兮去滋,辞荣兮若遗。
顺生杀以成岁,得大易之随时。
随时兮狼籍美,如英兮憯无色。
想衣带之余芬,恋綦组之旧迹。
虽根荄之日陈,宁无意乎弱植;
谅芳心之不死,庶春风而还碧。
悲夕虫,夕虫恋残暑。露下为谁啼,风前还自语。
寓篱兮旅井,依蒲兮蒙楚。
隙文石之雕墙,缭枳丛之土宇。
岁如何其岁向阴,彼候虫兮俟秋吟。
展衣裳兮如雪,鼓喙翼兮如琴。
杂觱篥兮关塞远,催砧杵兮闺闼深。
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
感蜉蝣之朝夕,譬在条之日及。
将自鸣兮及时,愿倾竭夫小知。
乐振羽之豳什,漏局促于唐诗。
方委蜕以顺变,宁鼓簧以媚俗;
顾卵翼之溢恩,宰何心而亭毒。
东序兮南荣,萧萧兮夜声。
寒阶兮雨作,枯树兮霜鸣。
繄无衣之游子,闻络纬以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