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夕虫,夕虫恋残暑。露下为谁啼,风前还自语。
寓篱兮旅井,依蒲兮蒙楚。
隙文石之雕墙,缭枳丛之土宇。
岁如何其岁向阴,彼候虫兮俟秋吟。
展衣裳兮如雪,鼓喙翼兮如琴。
杂觱篥兮关塞远,催砧杵兮闺闼深。
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
感蜉蝣之朝夕,譬在条之日及。
将自鸣兮及时,愿倾竭夫小知。
乐振羽之豳什,漏局促于唐诗。
方委蜕以顺变,宁鼓簧以媚俗;
顾卵翼之溢恩,宰何心而亭毒。
东序兮南荣,萧萧兮夜声。
寒阶兮雨作,枯树兮霜鸣。
繄无衣之游子,闻络纬以何情!
悲夕虫,夕虫恋残暑。露下为谁啼,风前还自语。
寓篱兮旅井,依蒲兮蒙楚。
隙文石之雕墙,缭枳丛之土宇。
岁如何其岁向阴,彼候虫兮俟秋吟。
展衣裳兮如雪,鼓喙翼兮如琴。
杂觱篥兮关塞远,催砧杵兮闺闼深。
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
感蜉蝣之朝夕,譬在条之日及。
将自鸣兮及时,愿倾竭夫小知。
乐振羽之豳什,漏局促于唐诗。
方委蜕以顺变,宁鼓簧以媚俗;
顾卵翼之溢恩,宰何心而亭毒。
东序兮南荣,萧萧兮夜声。
寒阶兮雨作,枯树兮霜鸣。
繄无衣之游子,闻络纬以何情!
这首明代诗人王嗣经的《秋吟八章(其一)悲夕虫》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凄凉景象和昆虫的哀鸣。诗中通过“悲夕虫”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夕虫恋着残留的夏日余温,它们在露水中低泣,在风前自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虫儿栖息在篱笆或旅舍的井旁,如同身处雕墙土宇般孤独,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艰辛。
诗人感叹岁月匆匆,随着阴气渐重,候虫等待着秋的到来,它们的鸣叫如同洁白的衣裳和琴弦,增添了秋夜的寂寥。虫声与边塞的觱篥声交织,砧杵声从闺门深处传来,唤起人们对冬眠的回忆,感叹时光如电般迅速消逝。
诗中借喻自己如蜉蝣般短暂的生命,希望能及时发声,倾尽微薄之力。然而,面对世事变迁,诗人选择顺应而非迎合,不愿像某些人那样谄媚世俗。他忧虑的是那些无衣无靠的游子,听到络纬(纺织娘)的叫声会引发怎样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秋夜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