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
鹈渼忽以鸣,衰朽一何速。
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
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
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
此苕华之云暮,况兜铃与苜蓿。
去日远兮忧思烦,抚蕙草兮不敢言。
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
被女萝兮带茹走匋,肴兰芷兮蒸文无。
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
集枯兮去滋,辞荣兮若遗。
顺生杀以成岁,得大易之随时。
随时兮狼籍美,如英兮憯无色。
想衣带之余芬,恋綦组之旧迹。
虽根荄之日陈,宁无意乎弱植;
谅芳心之不死,庶春风而还碧。
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
鹈渼忽以鸣,衰朽一何速。
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
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
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
此苕华之云暮,况兜铃与苜蓿。
去日远兮忧思烦,抚蕙草兮不敢言。
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
被女萝兮带茹走匋,肴兰芷兮蒸文无。
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
集枯兮去滋,辞荣兮若遗。
顺生杀以成岁,得大易之随时。
随时兮狼籍美,如英兮憯无色。
想衣带之余芬,恋綦组之旧迹。
虽根荄之日陈,宁无意乎弱植;
谅芳心之不死,庶春风而还碧。
这首明代诗人王嗣经的《秋吟八章(其二)悲寒荄》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首句“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表达了主人公离家已久,而自然景色却在不断地轮回,春去秋来,草木由青转黄。接着,“鹈鹕忽以鸣,衰朽一何速”通过鹈鹕的叫声,暗示了岁月匆匆,自己已步入老境。
诗人感叹“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树木凋零,花朵不再繁盛,这触动了他的内心,引发对世事变迁的哀伤。“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对旧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感伤。他遥望远方,想象自己如同“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身处困境,感叹人生如晚霞般短暂。
诗中“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揭示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错过和对未来的忧虑。他身披女萝,怀抱希望,但又深知“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即使面对枯萎,仍怀有对生机的向往。最后,诗人认识到顺应自然变化是生活的智慧,虽然眼前景象狼藉,但仍期待春风能带来新生。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季节更替和自身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