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石上藓痕多,千古红颜别苧萝。
嘶遍紫骝无觅处,隔溪残雨颤新荷。
浣纱石上藓痕多,千古红颜别苧萝。
嘶遍紫骝无觅处,隔溪残雨颤新荷。
这首诗描绘了浣纱石旁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哀愁。
首句“浣纱石上藓痕多”,以“藓痕”二字,生动地刻画出石上的青苔斑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这不仅是一块石头,更是一个承载着故事与情感的见证者。
次句“千古红颜别苧萝”,将目光转向了古代的美女西施,她与浣纱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句通过“千古红颜”与“别苧萝”(苧萝是西施的故乡),展现了西施与浣纱石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她离开故乡的无奈与决绝。
第三句“嘶遍紫骝无觅处”,转而描写了一匹紫骝马的嘶鸣,却在寻找西施的途中迷失了方向。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紫骝马代表了对西施的追寻与思念,其“无觅处”则表达了寻找的艰难与失落感。
最后一句“隔溪残雨颤新荷”,描绘了一幅雨后溪边荷叶轻轻摇曳的画面。这里的“残雨”与前文的“嘶遍紫骝”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荷叶的颤动,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暗喻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不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场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情感的深沉。
商秋散惊飙,嘉客木兰舟。
停桡以遵渚,意邈语绸缪。
遗我鲍照诗,遐叹睇前修。
徂年易为急,悯默泾渭流。
谢安久不作,东山尚谁论。
当年拥鼻吟,几为妻子昏。
抚筝挽其须,慷慨徒尔言。
诸儿淝水功,折屐心已烦。
后来名字传,江左犹知尊。
李白王介甫,二诗至今存。
吾行樟丘野,迤逦怀德村。
有客理花草,开径于樊园。
云是爱閒者,衣冠安石孙。
一见邀我留,取酒置盘飧。
世有斯人欤,岂受车马喧。
悠哉扁榜佳,碑板见渊源。
因之重叹息,老语不敢吞。
相与保初志,春秋燕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