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有妙理,拓落空自知。
丘壑始晴日,涧溪轻暑时。
胡床看题字,佛屋思咏诗。
宜非车马喧,得以同襟期。
独游有妙理,拓落空自知。
丘壑始晴日,涧溪轻暑时。
胡床看题字,佛屋思咏诗。
宜非车马喧,得以同襟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游览寺庙的宁静与深邃之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独游有妙理,拓落空自知。” 开篇即点明了独自出游的独特体验,这种妙理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只有亲身经历者方能体会其中的豁达与自由。
“丘壑始晴日,涧溪轻暑时。” 描述了在晴朗的日子里,丘陵与山谷显得格外清新,山间小溪在轻柔的暑气中流淌,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胡床看题字,佛屋思咏诗。” 胡床是古代的一种坐具,此处借指诗人坐在舒适的环境中,一面欣赏着寺庙中的题字,一面思考着吟咏诗句,体现了诗人对文字艺术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宜非车马喧,得以同襟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心灵相通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找到心灵的归宿,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游寺庙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天命靡有常,空视时运覆。
珍重山间翁,抱道庸自玉。
掀髯发清兴,开轩恣遐瞩。
空谷阒无人,惟有云相逐。
山翁为有知,恋恋情绻缛。
绻缛林中薪,歌已禽声续。
勿谓有倾颓,维心常位育。
顾我无依归,犹然嗜幽独。
愿结金兰交,共兹南山麓。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
无奈熏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
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
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
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尊醽醁。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