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这首明代诗人陈绍先的《感兴二首(其一)》以剑与玉的典故开篇,寓意才华被埋没。"丰城蚀利剑"暗指宝剑在丰城被尘埃所侵蚀,"蓝田没良玉"则象征美玉在蓝田中未被发掘。诗人感慨,才华终将有出头之日,光芒不会永远被掩盖,"一拂即世用"表达一旦时机来临,就能展现价值。
然而,他也意识到过度追求显赫可能会带来羞辱,暗示应如莘、渭君子般韬光养晦,内心充实满足。"龙兴云亦从"比喻贤人兴起,风云随之而动,"梦筮若秉烛"则描绘了即使在暗淡中也能保持清醒和洞察力。最后,诗人寄望于能有继往开来的人物,成就伟大的事业,但又流露出对后继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能的认识以及对社会期待的哲思。
琼楼岑崟接天高,中有仙人濡吟毫。
烟云落纸杂风雨,方塘潋滟生波涛。
闻说天台落桂子,故应缥缈随流水。
天香云外竟谁传,空阶夜滴凉音起。
世事犹来似走丸,珠宫几见瑞光蟠。
好凭玉笛吹深处,试掷虹桥入广寒。
漳水悠悠近清汴,古风逸事今多变。
隽句空留碧玉笺,雅词谁唱红牙板。
金飙肃肃合空山,云影虽沈那得坚。
自卷湘帘拜蟾魄,更留弦管夜深看。
每惜阴晴不长好,掩却秋光太草草。
窈窕佳月难屡逢,此语吾闻自坡老。
锦绣罗胸未是贫,筵前棣萼亦诗人。
松花酒熟莫轻出,举盏惟邀修月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