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问渊明菊》。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和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古时贤者渊明的怀念之情。
"世以渊明名尔菊" 一句直接点出菊花与渊明(即西汉时期的隐士庄周弟子淳于棼)的联系,说明这菊花因渊明而闻名于世。"却来紫陌换青铜" 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中的菊花与古代的青铜器物进行对比,暗示时代的更迭和事物的更替。
"东篱采采知何处"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田野间寻觅菊花的情景。"岂不包羞负此翁" 则是诗人在感慨之余,似乎在质问那些还未能理解渊明精神的人,他们是否感到羞愧和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崇高品德的怀念,以及对于现世人尚未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感慨。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
任是唐虞与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贤愚骨,叠过北邙高突兀。
少年对酒且为娱,几日樽前垂白发。
安得沧溟尽为酒,滔滔倾入愁人口。
从他一醉千百年,六辔苍龙任奔走。
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
穷来高枕卧白屋,蕙带藜羹还自足。
功名富贵不由人,休学唐衢放声哭。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
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遣中郎醉上舟。
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
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