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陈元载》
《寄陈元载》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太丘传祖道,作邑兴何如。

著意招风月,随缘遣簿书。

吏参名例外,诗托笑谈馀。

偏忆当樽酒,论文意不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yuánzǎi
sòng / wángyáng

tàiqiūchuándàozuòxīng

zhùfēngyuèsuíyuánqiǎn簿shū

cānmíngwàishīzhàxiàotán

piāndāngzūnjiǔlùnwénshū

注释
太丘:指太丘长,古代的一种地方官员。
祖道:古人出行前亲友送别的仪式。
作邑:治理县邑,担任地方官。
著意:刻意,用心。
簿书:公文,文书。
吏参:官吏参与。
例外:超出常规的事情。
诗托:以诗寄托。
论文:谈论文章学问。
意不疏:关系亲密,没有隔阂。
翻译
太丘前辈传授离别之道,治理地方会怎样呢。
他刻意邀请风月相伴,随意处理公文事务。
官吏参与名利之外的事,诗歌寄托在闲谈之间。
特别怀念那些饮酒论诗的日子,友情之情从未疏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寄陈元载》,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文学艺术的追求。

“太丘传祖道,作邑兴何如。” 这两句是诗人提问,太丘指的是古代贤者,祖道即继承先辈的道统。这里诗人是在询问陈元载对待家乡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家族文化传统的看法。

“著意招风月,随缘遣簿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并且顺其自然地处理生活中的琐事。这里“著意”指的是深切的情感,“招风月”是比喻,用美好的文字吸引读者的目光;“随缘遣簿书”则表示诗人对于待办之事能够从容应对,不强求。

“吏参名例外,诗托笑谈馀。”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淡然态度和文学创作的乐趣。这里“吏参名例外”可能是指诗人的某种特立之处不被常规所束缚,“诗托笑谈馀”则表达了通过诗歌来传递超脱世俗的快乐。

“偏忆当樽酒,论文意不疏。”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聚首饮酒讨论文学的美好记忆依旧清晰。这里“偏忆”是指特别怀念,“当樽酒”是过去一起享用酒宴的情景;“论文意不疏”则表示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并不模糊。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文化传承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切情感,通过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旅舍七首·其四

齧雪苏州年,嘿数天再闰。

当时贾长头,霜桐送孤韵。

今年贫更恶,交友云散尽。

收自缃楮林,博阅先后进。

纵横略千家,诣处合一印。

文章何当工,一死差可忍。

(0)

再次徐先辈二首·其二

身是韩康伯,名惭许子将。

居然屯泽闭,何得巽风飏。

忆昔求诗甚,端成刻烛忙。

出喉真自苦,舞手或成狂。

杨柳偏歌雨,蒲萄肯博凉。

群儿哀齿旧,诸武让颜行。

禹穴鱼龙陈,天门虎豹章。

阴符空独佩,秘论未应亡。

自筑扬雄宅,谁窥宋玉墙。

乡英殊磊磊,俗物自茫茫。

祓厉三精剑,宁神百蕴香。

诺交那复社,取醉莫论场。

高节看徐稚,妍词伏仲长。

泥蟠虽汩汰,韝掣会飞扬。

列屋多齐赵,华榱间璧珰。

从渠誇富艳,试与校低昂。

丘喙徒三尺,公才可百常。

素交风雨尽,雪涕鲁灵光。

(0)

钓台

归把滩头旧钓竿,帝王只作故人看。

此身合向丘林著,汉祚已如磐石安。

流水无情千古在,客星有影九天寒。

到头笑杀鸱夷子,便下扁舟去也难。

(0)

用仲退韵别周南翁

薄俗难谐祇自知,百年几见费心思。

平生鲍叔深怜我,后代扬云不并时。

春雨情怀惟有酒,男儿岁月但供诗。

汀洲草长东风软,一笑旗亭又语离。

(0)

东绿叔祖得园池之胜于万山深处将拔宅而居焉以诗奉饯

两僮自足负琴书,载具何劳远借车。

客至未妨投辖饮,地荒正好带经锄。

欲从隐者归盘谷,尚念先人有敝庐。

择胜怀居竟谁是,定知明哲笑迂疏。

(0)

次韵东皋雨后行

久雨书闱坐,初晴竹伴行。

远林更旧绿,流水带新声。

随境皆天趣,无心任世情。

芒田公独乐,吟啸了浮生。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