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出巫峰,乍收秦岭,秋来无限轻盈。
遮溪白,傍山青。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
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
天孙巧锦堪称,问多少、功夫织得成。
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自费心情。
天末怀人,江干惜别,望去应知泪暗倾。
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
旋出巫峰,乍收秦岭,秋来无限轻盈。
遮溪白,傍山青。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
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
天孙巧锦堪称,问多少、功夫织得成。
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自费心情。
天末怀人,江干惜别,望去应知泪暗倾。
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
这首《云仙引·秋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王易所作,描绘了秋天巫峰秦岭间云彩的轻盈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开篇以“旋出巫峰,乍收秦岭”起笔,形象地展现了云朵在山间快速移动和聚集的情景。接下来,“遮溪白,傍山青”描绘了云彩映衬下的山水景色,白与青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运用比喻,将荻花比作白雪,云与花相互映衬,更显凄美。诗人将自己的愁绪寄托于这如画的秋景中,通过“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表达了孤独无依的哀愁。
下片转而赞美云彩的精致,如同天孙(织女)精心编织的锦缎,暗示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进一步形容云彩的细腻质感,同时也寓言了对远方人情感的细腻和深情。诗人感叹这情感的付出,“自费心情”,表达了深深的挂念。
最后,“天末怀人,江干惜别”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想象对方看到这样的秋云,定会因思念而泪流。结尾“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以云喻人,表达出对漂泊不定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云为媒介,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士大夫的愁思与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