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仙引.秋云》
《云仙引.秋云》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词

旋出巫峰,乍收秦岭,秋来无限轻盈。

遮溪白,傍山青。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

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

天孙巧锦堪称,问多少、功夫织得成。

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自费心情。

天末怀人,江干惜别,望去应知泪暗倾。

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

(0)
鉴赏

这首《云仙引·秋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王易所作,描绘了秋天巫峰秦岭间云彩的轻盈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开篇以“旋出巫峰,乍收秦岭”起笔,形象地展现了云朵在山间快速移动和聚集的情景。接下来,“遮溪白,傍山青”描绘了云彩映衬下的山水景色,白与青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运用比喻,将荻花比作白雪,云与花相互映衬,更显凄美。诗人将自己的愁绪寄托于这如画的秋景中,通过“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表达了孤独无依的哀愁。

下片转而赞美云彩的精致,如同天孙(织女)精心编织的锦缎,暗示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进一步形容云彩的细腻质感,同时也寓言了对远方人情感的细腻和深情。诗人感叹这情感的付出,“自费心情”,表达了深深的挂念。

最后,“天末怀人,江干惜别”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想象对方看到这样的秋云,定会因思念而泪流。结尾“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以云喻人,表达出对漂泊不定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云为媒介,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士大夫的愁思与怀人之情。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增城郑叔清司训顾道充上舍吴时彦贡士来访即告归途值大风雨思之不置

溪边分手日犹高,忽忽狂风肆怒号。

云水渺茫天地阔,夜深何处避惊涛。

(0)

余奉使朝鲜与其国相徐刚中唱酬颇熟别后不能不往来于怀也适张司译自朝鲜来京徐君赠以绝句三章蔼然寓见念之意披阅有感依韵赋焉·其二

亲捧纶音出玉墀,皇华咨度动经时。

归途笑把行囊看,秪有东人白雪词。

(0)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

南宫开榜识英贤,二十年来看著鞭。

廉访才高誇独步,都台恩重喜乔迁。

忧民两鬓秋霜点,报国孤忠白日悬。

自有烝民诵山甫,菲才惭作赠行篇。

(0)

次韵送萧文明

垆锤风水事非难,老我羞弹贡禹冠。

对酒独忘身外事,论诗同慰客中欢。

宦情未必羁张翰,人望先当起谢安。

重到玄都应有感,碧桃零落不堪看。

(0)

偶成

倦游归旧隐,岁月易侵寻。

世事不挂口,故人常在心。

病思囊少药,贫笑壁无琴。

杜老愁花鸟,诗篇只谩吟。

(0)

答陈粹之用旧韵·其一

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

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

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

海山聆妙曲,安得不移情。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