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元》
《十三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万树梨花暗寺门,愁云冉冉滴寒原。

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

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

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寒云笼罩,梨花满树,寂静山林的凄美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哀愁。

首联“万树梨花暗寺门,愁云冉冉滴寒原。”以“万树梨花”与“愁云”对比,梨花的洁白与云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暗寺门”与“寒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寒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哀愁所覆盖。

颔联“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通过对比,强调了今年降雪之少,与往常相比,显得格外稀薄。然而,即使如此,这微不足道的雪花也足以让天空变得昏暗,仿佛时间停滞,日月无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颈联“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景象。近处的流水虽无声,却悄然流入山涧,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寂寞;远处的山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唯有猿啼声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更多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前季节凄清之感的共鸣,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距离自己不远的“匡山五里村”的回忆。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贺秀岩李工侍七首·其二

潇洒精庐此托家,暑风一幅岸乌纱。

客来祇可烹茶待,旋督山童汲水花。

(0)

感秋·其二

闲佩仙瓢到柳汀,柳边一点酒旗星。

斜阳欲落无人惜,空有烟林作画屏。

(0)

自由叹

婚姻不自由,夫妇道常苦。

自由流弊滋,还将道义补。

欧西盛文明,离异多中土。

漫说自由乐,自由翻自误。

梁鸿配孟光,何尝以色取。

举案敬如宾,千秋留芳矩。

乃知正始道,可作护符护。

爱情虽不深,名分维之固。

寄语自由人,仳离莫轻赋。

卫氓前车在,啜泣嗟何诉。

(0)

示如石上人

直须办得身如石,一线开时石不如。

自解点头须自肯,待他人肯费分疏。

(0)

送正法悟无證

百城烟水渺无涯,一锡南来又北飞。

楼阁门开当日事,只今毫发不曾移。

(0)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东村王老夜烧钱,不是年穷岁尽禅。

岁尽年穷消息别,东村王老夜烧钱。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