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旧近使君居,望月思乡,正香满蟾宫,可许八公移桂种;
广厦新成多士庇,临风作赋,愿学宗鹿洞,好凭五子证薪传。
小山旧近使君居,望月思乡,正香满蟾宫,可许八公移桂种;
广厦新成多士庇,临风作赋,愿学宗鹿洞,好凭五子证薪传。
此联以端州桂林书院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教育的尊崇。
上联“小山旧近使君居,望月思乡,正香满蟾宫,可许八公移桂种”描绘了一幅月夜思乡的景象。小山旁,使君曾居住,望着明月,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思念。此时,月宫中桂花香气弥漫,不禁让人遐想是否能邀请八公(古代传说中的八位仙人)移来桂树,让这香气更加浓郁,寄托思乡之情。
下联“广厦新成多士庇,临风作赋,愿学宗鹿洞,好凭五子证薪传”则转向了书院的教育场景。广大的建筑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庇护之所,在清风拂面之际,学子们挥毫作赋,表达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们希望学习并传承鹿洞书院的精神,鹿洞书院是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讲学之地,以其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著称。通过“五子证薪传”,即通过五位杰出的学生来证明其学术成果和教育理念的传承,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未来人才培育的期待。
整联不仅赞美了端州桂林书院的环境优美和教育成就,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
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