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官员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处坐落于山间的简易居所,这里的茅舍只是最基本的住所,而那环绕其周的山泉,则似乎赋予了这片宁静空间以生命力的源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向往清净生活的心境。
紧接着,“山色泉声莫惆怅”一句,通过对山色与泉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的平静。这里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与景象,它们共同编织成了一首生命赞歌。
最后,“三年官满却归来”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乡、回归自然的渴望。三年的官职生涯即将结束,诗人期待着能够摆脱繁忙的世俗羁绊,回到这片山水之间,继续他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居所和大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归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多倾向于将个人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以此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净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其平实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意境。
寂寞深闺里。忆东风,泥金乍报,若何欢喜?
撤帐筵围停烛夜,细问当时原委。
更密询烧香诗婢。
西舍东邻多士女,但骈头附耳夸双美。
不能答,笑而已。郎君持赠无多子。
献妆台,官衣一袭,鸾书一纸。
又剩有红线饼餤,合卺同尝甘旨。
珍重说天恩如此。
明年携得神仙眷,料趋朝不过花砖矣。
同梦者,促君起。
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