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
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
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
客从南方至,遗我绿绮琴。
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
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
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
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
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
客从南方至,遗我绿绮琴。
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
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拟古诗十八首(其十六)》描绘了冬季夜晚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以寒冷的冬夜和悲凉的北风吹过树林起笔,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写霜冻覆盖野外草木,草木在寒风中摇曳,似乎随时可能被冻僵,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如同星辰之间的遥远距离,难以接近。他感叹“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暗示想要摆脱困境,投身更深的江湖,寻找心灵的慰藉。朋友从南方带来“绿绮琴”,成为连接他们的纽带,诗人希望借助琴声传达情感:“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然而,诗人明白即使胶漆般的亲密关系也有破裂之时,金石坚固也难保不变,因此他强调“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最后两句“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表明,只要彼此的道义不失,即使生死相隔,也会保持一心一意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恋之情以及对友情的坚守,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常见的怀人主题和对忠诚美德的赞美。
今日捞土,明日捞土。水深灭顶,嗟嗟辛苦。
去年河决坏运堤,东岸西岸齐倾欹。
筑堤用土向水取,名之曰土实则泥。
踏泥作块堆堤上,量土以方真奇想。
短长广狭较分明,高低准尺四围丈。
春夏之交水温和,秋深水寒奈若何。
底事捞土忘辛苦,冒险冲波为阿堵。
百方土买四万钱,得钱饱食且安眠。
嗟嗟泅夫真可怜,何不去耕南山田。
不然临流结网罟,亦胜水中去捞土。
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
黍稻难谋二顷田,饥寒碌碌惭妻子。
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
自言此物足珍重,使我一拓文人胸。
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
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
嗟我以砚为性命,作歌欲报愁未称。
昨夜西风吹林皋,故人不见心郁陶。
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
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
知君得诗应大笑,更为狂奴赓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