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诗十八首·其十六》
《拟古诗十八首·其十六》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

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

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

客从南方至,遗我绿绮琴。

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

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拟古诗十八首(其十六)》描绘了冬季夜晚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以寒冷的冬夜和悲凉的北风吹过树林起笔,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写霜冻覆盖野外草木,草木在寒风中摇曳,似乎随时可能被冻僵,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如同星辰之间的遥远距离,难以接近。他感叹“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暗示想要摆脱困境,投身更深的江湖,寻找心灵的慰藉。朋友从南方带来“绿绮琴”,成为连接他们的纽带,诗人希望借助琴声传达情感:“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然而,诗人明白即使胶漆般的亲密关系也有破裂之时,金石坚固也难保不变,因此他强调“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最后两句“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表明,只要彼此的道义不失,即使生死相隔,也会保持一心一意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恋之情以及对友情的坚守,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常见的怀人主题和对忠诚美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捞上行

今日捞土,明日捞土。水深灭顶,嗟嗟辛苦。

去年河决坏运堤,东岸西岸齐倾欹。

筑堤用土向水取,名之曰土实则泥。

踏泥作块堆堤上,量土以方真奇想。

短长广狭较分明,高低准尺四围丈。

春夏之交水温和,秋深水寒奈若何。

底事捞土忘辛苦,冒险冲波为阿堵。

百方土买四万钱,得钱饱食且安眠。

嗟嗟泅夫真可怜,何不去耕南山田。

不然临流结网罟,亦胜水中去捞土。

(0)

谢陈金门法子赠端石砚歌兼索和诗

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

黍稻难谋二顷田,饥寒碌碌惭妻子。

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

自言此物足珍重,使我一拓文人胸。

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

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

嗟我以砚为性命,作歌欲报愁未称。

昨夜西风吹林皋,故人不见心郁陶。

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

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

知君得诗应大笑,更为狂奴赓别调。

(0)

如梦令.幽恨

帘外雨狂风骤。幽恨浓于春酒。

有泪不教弹,尽把罗衫湿透。消瘦。消瘦。

那个人儿知否。

(0)

西江月

弱质自甘憔悴,轻颦浅笑休誇。蛾眉有样在西家。

懒学新人描画。翠袖单寒倚竹,红尘多少看花。

承恩若要借铅华。蝴蝶今生休化。

(0)

浣溪沙

梅粉园林晓夜凉。不堪终日倚楼窗。

落花风外更斜阳。

剩识唾花休卷袖,不成心字始怜香。

十三弦上怨潇湘。

(0)

青玉案·其一渡江有感

夕阳江上丹枫暮。看车马、纷无数。

当日西施从此去。

城山出海,楼船近岸,中有更衣处。

平沙十里长亭路。空留得、花如雾。

最恨江流流不住。

暮潮初下,午潮还上,今古西陵渡。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