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钱塘旧京》
《过钱塘旧京》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

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

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

由来离黍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钱塘旧京》,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全诗以历史沧桑为背景,通过描绘钱塘旧京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对比的感慨。

首联“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开篇即以“东风”和“曲江”象征往昔的繁华与美好,而“人间俯仰隔兴亡”则点明了世事无常,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诗人仿佛在回忆中漫步于往日的繁华之地,却只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旧京今非昔比的景象。江水不再汹涌澎湃,而是逐渐干涸,流向了渔人聚集的小港;昔日繁华的山城如今空无一人,连象征吉祥的凤凰也失去了踪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由盛转衰的过程。

颈联“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继续深化主题。黄沙弥漫,杂草丛生,昔日的繁华已化为一片荒芜,岁月的痕迹在草木间静静流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这里运用了“星霜”这一意象,既指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

尾联“由来离黍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离黍游麋地,比喻历史的变迁如同野兽迁徙,不可阻挡;铃鸣替戾冈,则暗示了权力更迭,江山易主。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循环往复、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旧京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繁华与荒凉之间对比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更迭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其二

黄云晻暧凤凰台,六代烟花一草莱。

覆瓮少虚皇甫誉,衔杯老忆谪仙才。

春风蜡屐游应数,夜月然藜阁好开。

回首楼山堂上客,遗书孤子重堪哀。

(0)

雨效东野体

雨声无新书,空阶历古今。

亦作琴筑响,亦作钲鼓音。

如何羁旅士,披衣起长吟。

一点不到地,点点刺人心。

遂令千古雨,此夜愁独深。

(0)

哭王西樵吏部·其一

话别梁园笑语温,海沙清浅已无痕。

十三世向邹阳算,五百年从鲁叟论。

阿母追随差不恶,平生检点更何言。

荒唐莫诧骑鲸事,紫府仙曹在杏园。

(0)

饮九弟斋同宿

空城澹寒雾,落叶凄庭阴。

萧条岁苦饥,里巷谁招寻。

拨泥过我弟,暮雨衣淋淋。

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

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

何以写吾忧,挥毫同苦吟。

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

醉拥姜被眠,不知天古今。

(0)

喜晤彭躬庵先生即送归

曾向冬心见树庐,人间万事一编书。

相看此际天难问,却喜耆年鬓未疏。

浩荡秋空涵日月,清泠江水辨龙鱼。

布帆风满君归去,万里行云自卷舒。

(0)

别江右·其一

昔来南浦日,此地只孤城。

黾勉行吾拙,艰难任世情。

有心筹国用,无力赡民生。

赢得清风去,飘然两袖轻。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