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
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
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金陵杂诗》之三。诗人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古代帝王都城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
首句“天居宜壮丽”,开篇即点明帝王居住之地应具有的宏伟壮观之美。接着,“考室自宣王”一句,暗含对古代帝王建造宫殿的赞美,宣王可能指周宣王,这里泛指古代帝王。以下几句“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描述了宫殿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紧邻古代重要的河流或山脉,同时宫殿的规划布局也借鉴了汉代的未央宫,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宫殿的建设不仅体现了物质力量的雄厚,也展示了官署制度的完善,水衡和司隶是古代官署名称,分别负责物资管理与监察事务,体现了政权的高效运作。
最后,“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父老们在看到这些宏伟的宫殿时,不禁流下泪水,心中涌动的是对祖先功业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国家历史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都城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先人智慧与功业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