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守庐次,两回来涧边。
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
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
三年守庐次,两回来涧边。
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
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下赤山岭过渡至石子涧别施八评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施八在石子涧的告别场景。首句“三年守庐次,两来回涧边”表达了诗人在此地与施八共度的时光,三年间多次来访,对涧边景色和友情印象深刻。接下来的“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通过描绘喜爱塘边游鱼和欣赏竹林中贤者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赞赏。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而施八正过着隐居生活,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以车马远行惊扰了栖息的野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宁静环境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细节和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诗的平淡而深沉之美。
明湖千万顷,正春晓、镜奁张。
看日脚烟浮,鱼天涨碧,鸥梦迷香。横塘。
钿车绣幄,趁流苏髻子郁金裳。
空翠遥分鬓影,乱红低飐钗梁。垂杨。嫩绿回黄。
开燕剪、弄莺簧。认第三桥外,花骢惯识,酒市深藏。
匆忙。画船去也,渐钟催暝色入斜阳。
银钥重关乍掩,半山皓月飞光。
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
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
心情欲托春风诉,怕春风、不到潇湘。
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
闲窗读遍离骚句,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
一往情深,美人宛在中央。
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
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
梅花初放,一点暗红,东风吹遍幽树。
瘦影嫣香无数。飘零向何处。年华换,芳信误。
又惹起、别离心绪。翠帘卷,深院黄昏,独自延伫。
眼底甚光阴,小阁疏灯,懒写旧词句。
犹记兰闺分咏,迢迢听春雨。今宵里,魂梦阻。
漫闭了、绿窗细数。画桥远,哪里人家,笛韵凄楚。
莫吹尽、枝头花片。试剩残红,待侬归见。
蝶舞蜂喧,燕嗔莺诧倍零乱。
问春不语,空拍得、阑干遍。
碧树纵多情,也只说春深春浅。翠钿。
谩云鬟半亸,柳絮乱飞空院。
芳华易歇,算便把、绣帘轻卷。
便洒出、万点湘斑,总难把、蕉痕都展。
怪昨夜姮娥,偏照年时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