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0)
注释
鸂鶒: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
俗称紫鸳鸯。
桑柘:桑木与柘木。
深:茂盛。
蚕娘:农家养蚕女。
渌:水清而深的样子。
翻译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和谐生活图景。开篇“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湖光山色之间,水鸟与家禽共处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接着,“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两句,进一步描绘出一个没有纷争、邻里间充满和谐气氛的乡村生活图景。这里的“桑柘深”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树木郁郁葱葱,更暗示着农家生活的丰饶与平静。

第三句“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则是对春日生活的一种美好描绘。蚕娘在溪边洗桑叶,牧童在此嬉戏,笛声中伴随着清新的水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场景。

最后,“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两句,通过诗人受邀留宿的经历,传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深情投入。山翁——即乡间老者,以一种慈祥和善意的态度,邀请诗人多留几日,以便共享瓜果之乐。这不仅表明了乡村之间的亲切关系,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天里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典型的田园诗,也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深情讴歌。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题诚斋像二首·其二

平园左相亚传,澹庵资政端明。

老先生活八十,中秘书了一生。

(0)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其一

虽无百官宗庙,薄有先人田庐。

子云饭疏饮水,通也弹琴著书。

(0)

溪庵放言十首·其七

蒙叟之言卓诡,尹喜之事诞夸。

白云腾上尸假,紫气横空眼花。

(0)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其四

巽以行权亦可,方于事上未然。

或迎使者负弩,或为刺史挽船。

(0)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其六

化蝶但贪睡美,舐犊尚为爱牵。

三年不见心痗,十日无书眼穿。

(0)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二

老丑难瞒青镜,纯白不生黑丝。

露顶秃鹙堪笑,垂头病鹤可怜。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