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腾未可凌高岳,缭绕还堪隐别蹊。
一望风烟迷古洞,长安争似晚峰西。
崩腾未可凌高岳,缭绕还堪隐别蹊。
一望风烟迷古洞,长安争似晚峰西。
这首诗描绘了山岳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比。首句“崩腾未可凌高岳”以动态的词语“崩腾”形容山岳的雄伟,暗示其难以攀登,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接着,“缭绕还堪隐别蹊”则描绘了山间小径蜿蜒曲折,隐秘而引人入胜的景象,仿佛引领着读者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望风烟迷古洞”一句,通过“风烟”和“古洞”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和深藏的秘密。最后,“长安争似晚峰西”将眼前的自然美景与繁华的都城长安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之美的偏爱,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江空风力遒,秋气日已肃。
扁舟事东迈,夜泊瞿塘宿。
先师太史公,文章灿珠玉。
孤忠日月明,素行金石笃。
共谈遭逢盛,讵云基谤讟。
岂特黔戎行,终成沅湘逐。
孤坟寓江滨,培然欺竖牧。
宿草被荒阡,寒烟迷拱木。
絮酒不忍奠,拈辞讵堪读。
矫首睇太苍,何以尽衷曲。
吾皇天地仁,德泽沛膏沐。
朽骨倘蒙恩,当期不远复。
玄冥一司令,万植皆归根。
惟彼篱下草,荄叶自芸芸。
洪造匪有私,天意含至仁。
故兹肃杀日,生意犹斯存。
达人悟玄妙,体物思脩身。
岂谓造次顷,敢使德不纯。
卓哉无极翁,襟怀盎阳春。
庭草故不除,於以观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