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洗耳池》
《洗耳池》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空濛到此肃衣冠,岂有时非道援难。

却向流泉甘自老,不知洗耳竟何欢。

一边清影无牛饮,三月幽光见雀团。

后世利名心太躁,古人高尚未应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洗耳池的静谧与深邃,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的心态,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空濛到此肃衣冠”,描绘了洗耳池周围环境的空灵与清寂,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让人不由自主地整理衣冠,以示尊重与敬畏。接着,“岂有时非道援难”一句,借问世间是非与援助的困难,引出对道德与真理的追求,暗示了洗耳池不仅是洗涤身体之所,更是心灵净化之地。

“却向流泉甘自老,不知洗耳竟何欢。”这两句将洗耳池与自然界的流泉相联系,流泉潺潺,自得其乐,而洗耳池的水则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洗涤心灵的那一刻。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非外在的欢乐。

“一边清影无牛饮,三月幽光见雀团。”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洗耳池的静美与和谐。池边的倒影清晰而纯净,没有世俗的喧嚣;三月的月光下,一群小鸟聚集,它们或许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也或许在寻找食物,但无论是何种状态,都显得那么和谐与自在。

最后,“后世利名心太躁,古人高尚未应弹。”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指出现代社会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心态浮躁,而古人那种高尚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反思的。这句话既是对古人高尚情操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醒,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洗耳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古今人物心态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赞美与反思。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刘莘老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

犹有痛哭书,受釐定何辰。

(0)

送聂士友通判上印入朝

君家枢相扶天极,气凌霜雪忠贯日。

史家有笔叹无人,今有此人无此笔。

君侯名家千里驹,拱璧盈尺径寸珠。

合登清庙荐六瑚,合参豹尾随属车。

胡为小缓云间翮,朅来螺浦分风月。

开轩不与俗客谈,明月清风入牙颊。

只今上印去朝天,春风玉笋催缀班。

相门有相君勉旃,凌烟再写进贤冠。

(0)

憩楹塘驿二首·其一

夹路黄茅与树齐,人行茅里似山鸡。

长松不与遮西日,却送清阴过隔溪。

(0)

南至日过盐埧官亭

堕衣黄枫香,着鬓青霜湿。

江山如故人,到眼类长揖。

客行先飞蓬,不肯拟马立。

时节当书云,相将何太急。

我本刍牧儿,家有旧蓑笠。

勤心朱墨间,销减耕耨力。

欲归倒虚囊,追赴村社集。

传言东邻翁,但空西向席。

梨栗随所有,大白更增一。

勿复问市朝,与翁醉终日。

(0)

句·其七

兜鍪不胜任,犹可冠貂蝉。

(0)

到沉黎举家瞆气上如聋者踰月乃愈医人云此瘴气也

儋史之孙病耳翁,人佯谓我与真同。

蚊飞鬓外年时事,鹊噪愁边晚更空。

老去鹿皮终可隐,听如龙鼻反能聪。

昭文不鼓非无意,勉为慈亲奏凯风。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