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乞骸骨,飘然辞圣朝。
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
短褐缝綀布,晨餐采药苗。
风霜征雁路,灯火衲僧寮。
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
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
垂老乞骸骨,飘然辞圣朝。
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
短褐缝綀布,晨餐采药苗。
风霜征雁路,灯火衲僧寮。
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
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北窗》,表达了诗人晚年时的归隐心境。首句“垂老乞骸骨”直接道出诗人的年迈和渴望退休的愿望,"飘然辞圣朝"则流露出对官场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以竹头和桐尾比喻自己的衰老,暗示身体不再健壮。
诗中描述了简朴的生活状态:“短褐缝綀布,晨餐采药苗”,体现了诗人回归自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活中,“风霜征雁路,灯火衲僧寮”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独自走在寒冷的路上,只能依靠灯火照亮僧侣的住所寻求温暖。
“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一句,陇客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乡亲,询问他的近况,而陪伴他的只有家中的狸奴,突显了孤独与寂寥。最后,“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以落叶声和漫长的夜晚象征诗人心中的愁绪,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生活中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