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槐当户绿,雨过觉微凉。
花落空阶静,鸟啼清昼长。
湘帘萦篆影,冰簟结波光。
古籍闲披诵,端宜觅睡乡。
双槐当户绿,雨过觉微凉。
花落空阶静,鸟啼清昼长。
湘帘萦篆影,冰簟结波光。
古籍闲披诵,端宜觅睡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夏日午睡场景。首句“双槐当户绿”以双槐树的浓荫映衬出室内的清凉与幽静。接着,“雨过觉微凉”通过雨后空气的清新和微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舒适。接下来的“花落空阶静,鸟啼清昼长”,通过花落的寂静和鸟鸣的悠长,展现了午后的宁静氛围。
“湘帘萦篆影,冰簟结波光”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装饰的精致与光影的变化,湘帘上的篆字影子与冰簟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增添了诗境的美感。最后,“古籍闲披诵,端宜觅睡乡”表达了诗人悠闲地翻阅古籍,寻找心灵的安逸与宁静,与午睡的主题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
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薤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沈醉倒金尊。
各自心中事,悲乐几般情。
烛摧花,鹤惊露,忽三更。
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因甚有亏盈。
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