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古鸾镜,翡翠光团团。
误落贫女家,苦为尘所漫。
良冶出新制,明月双螭蟠。
方诸失精彩,娇娥媚膏兰。
郎君重颜色,开奁时一看。
古镜坐弃掷,掩辉独长叹。
岂无磨淬工,不受贫女干。
含情照秋水,憔悴生波澜。
青铜古鸾镜,翡翠光团团。
误落贫女家,苦为尘所漫。
良冶出新制,明月双螭蟠。
方诸失精彩,娇娥媚膏兰。
郎君重颜色,开奁时一看。
古镜坐弃掷,掩辉独长叹。
岂无磨淬工,不受贫女干。
含情照秋水,憔悴生波澜。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贫女镜》描绘了一面古铜鸾镜的遭遇与象征意义。诗的前四句通过“青铜古鸾镜”和“翡翠光团团”,展现了镜子的珍贵材质和初时的华美光泽。然而,它不幸落入贫女之手,被尘土覆盖,暗示了主人公的贫寒处境。
接着,诗人描述了镜子经过良工巧手重新打磨,恢复了如“明月双螭蟠”的光彩,但镜中的“方诸”(古代神话中的月亮神)失去了原有的光辉,暗喻贫女的美丽不再被人欣赏。镜中的“娇娥”如同膏兰般憔悴,反映出贫女的孤独与哀怨。
“郎君重颜色”一句,点出镜子曾被期望吸引男子的目光,但最终被闲置,只有贫女独自感叹其被忽视的命运。诗人以“磨淬工”象征有能力改变境遇的人,但贫女无法打动他们,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最后,镜子“含情照秋水”,其哀愁之情仿佛化作秋水的涟漪,形象地展示了贫女内心的波澜与无奈。整首诗通过镜子的变迁,寓言式地揭示了贫女的悲苦命运,以及社会对美貌与才情的忽视。
山外斜阳,客边细雨,天涯一望关情。
故人何处,春草又还生。
长记当时南浦,同携手、别泪双零。
音尘断,江淹已老,身世总堪惊。
东风真薄倖,移将新绿,暗满归程。
莽烧痕断处,一片愁城。
烟霭秦川故道,牛羊外、多少长亭。
孤村晚,杜鹃声急,马上酒微醒。
南国挺奇树,密叶披华盖。
辉映紫薇楼,青葱护晨霭。
星霜阅岁久,雨露从天霈。
继咏甘棠篇,谁能拜剪害。
愿言培其根,长春物同泰。
何以钟爱深,邹侯此停旆。
清标琴鹤随,夜告焚香酹。
扩此生生仁,覃恩及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