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告别,便晓钟交代,一杵新冬。
略似阳关三进酒,天涯寒士途穷。
萤火长门,蛛丝团扇,三十六离宫。
并无馀地,一声南雁愁中。
白帝归向何方,欲留不得,如梦杳无踪。
不信有情天不老,鍊成顽石鸿濛。
万念如潮,五更吹角,黄叶下西风。
河梁枕上,闻鸡漫蹴司空。
秋光告别,便晓钟交代,一杵新冬。
略似阳关三进酒,天涯寒士途穷。
萤火长门,蛛丝团扇,三十六离宫。
并无馀地,一声南雁愁中。
白帝归向何方,欲留不得,如梦杳无踪。
不信有情天不老,鍊成顽石鸿濛。
万念如潮,五更吹角,黄叶下西风。
河梁枕上,闻鸡漫蹴司空。
这首词以秋光的消逝为引子,通过描绘钟声和季节变换,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离别情绪。"阳关三进酒"的典故,让人联想到离人远行的凄凉,"天涯寒士途穷"则表达了对身处困境者的同情。接下来,词人借萤火、蛛丝和离宫的意象,寓言了宫中的孤寂与冷落,南雁的哀鸣更增添了愁绪。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白帝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自己无法挽留。"不信有情天不老"表达对永恒爱情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如鸿蒙初开般的无情。万念纷扰,五更的号角声和西风中的黄叶,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最后,词人在河桥边的枕上,听到鸡鸣,不禁思绪万千,仿佛在梦境中与司空(古代官职)共度此情此景。
整体来看,赵熙的《念奴娇·送秋》以深沉的笔触,通过对秋光的描绘和离别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人生感慨和时代背景下的情感寄托。
朝来饷农过东菑,有客持画乞我诗。
人言戴嵩画牛世莫比,试观此图将无是。
是何形状意态俱,逼真写物如此几。
有神老牸安闲卧原野,小犊依依亦閒暇。
莫非春深耕耨馀,长暑应知桔槔罢。
我生自少闻吾松,人希服贾俱勤农。
十室五六养此畜,乘时力作多牛功。
儿孙世守若恒产,尔家我室还相通。
迩来年荒民缺食,况复徵科令行急。
卖牛与犊输官租,能有几家犹似昔。
还客此图起长吁,我有一语君莫嗤。
何当有术叱之下,给与农人负犁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