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诗十首·其一》
《荔枝诗十首·其一》全文
明 / 释今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谁教枝上火离离,水北山南尽一时。

稚子村边閒拍手,老僧桥上独支颐。

潮来带雨风先觉,荇叶藏云水不知。

欲问幽栖最幽意,红霞深处竹枝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景象,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首句“谁教枝上火离离”,以“火离离”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鲜艳色泽,仿佛枝头燃起了火焰,生动而富有想象力。接着“水北山南尽一时”,则点明了荔枝成熟的时间,整个季节都沉浸在荔枝的香气之中。

“稚子村边闲拍手,老僧桥上独支颐。”这两句通过儿童的欢声笑语和老僧的沉思,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儿童的天真烂漫与老僧的深沉思考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潮来带雨风先觉,荇叶藏云水不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生长的环境,潮水带来雨水,微风吹过,似乎能感受到湿润的气息。荇叶在水中轻轻摇曳,云朵在水面留下痕迹,却无人察觉,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最后,“欲问幽栖最幽意,红霞深处竹枝词。”表达了诗人对荔枝林中幽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红霞深处的竹枝词,既是对荔枝美景的歌颂,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成熟季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释今白
朝代:明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谢,原名淩霄。诸生。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禅师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峰建置梵刹,工用不赀,白发愿行募,沿门持钵十馀载,丛林规制次第具举。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赠别黄德广赴都

江上相逢浑未久,忽对芳尊倾别酒。

君向燕台万里□,我留吴会三春后。

当年曾入承明庐,千官委佩侍金舆。

此行剩拟《长杨赋》,何用频封光范书。

(0)

和陈伯良韵代荡子妇作

美人如花隔秋水,翠发新蟠凤凰尾。

年年花底醉秦宫,不是盈盈花上鬼。

舞衫血色迎风挥,南风北风吹折枝。

谁怜荡子妇,含矉坐荆扉。

夜夜望明月,睡时山月低。

男儿未富贵,徒劳歌扊扅。

君心叩月不自见,愿照若兰锦中诗。

妾身如蚕不食叶,自然吐出五色丝。

字字结同心,无人为持去。

夜梦化为娥,寻君不识处。

随云飞遍十二峰,梦回日出沧江东。

中使传书呼塞鸿,少年仙客成老翁。

请君归,劝君酒。酒如泉,杓如斗,庭中桂树青鸾小。

(0)

归燕曲

春寒吹北风,吹送青云燕。

归心与去舟,乘风似飞箭。

愁杀倚楼人,泪滴如花面。

乌衣自有家,梦断昭阳殿。

(0)

游北湖

画舟摇曳泛空明,满酌流霞倒玉觥。

山鸟亦知游乐意,夕阳高处两三声。

(0)

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烟消天末夜膧胧,溶漾银河望欲空。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

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

(0)

题王孤云界画山水图

满地山河如绣,回岩楼阁凌风。

几度春花秋雨,不知秦苑吴宫。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