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全文
元 / 李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烟消天末夜膧胧,溶漾银河望欲空。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

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裕所作的《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烟消天末夜膧胧”,描绘了中秋之夜,烟雾散去,夜色朦胧,天空显得格外深远。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溶漾银河望欲空”一句,将视线转向浩瀚的银河,仿佛在期待着什么。这里的“溶漾”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银河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期待。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山中共同赏月的美好回忆与如今独自在京城感受秋风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威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诗人因思念难眠,起身眺望,只见露珠在鳷鹊(一种鸟)的羽毛上闪烁。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念,如同那闪烁的露珠,难以言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特定节日背景下,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李裕
朝代:元   字:公饶   籍贯:元婺州东阳   生辰:1294—1338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猜你喜欢

金丹诗诀·其六十二

五行四象外边寻,只在当人一寸心。

运用阴阳成妙道,直教瓦砾尽成金。

(0)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

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0)

郴阳道中二首·其二

晓村寒水碧悠悠,雨歇浮云漫不收。

且缓晨炊三十里,不妨亭午到郴州。

(0)

试院中呈诸同官

老眼文书便一窗,短檠风味竹方床。

洛阳甲子清明近,海内交游道里长。

渐欲着身船尾上,不能寻汝马蹄旁。

慢红夭绿无多事,紫蝶黄蜂各自忙。

(0)

赠吴周保

旧琴无谱亦无弦,子独深求不许年。

正以安闲有馀地,不因言语悟先天。

论诗再到新删后,读易仍窥未画前。

老病相逢聊一笑,非关无地可逃禅。

(0)

偶出谢客

才过清明日更长,竹舆频出度浮梁。

雨侵田水连溪白,春入山花带蜜香。

数有故人相劳苦,不嫌俗事且穷忙。

今年尚有湖湘兴,不待秋风便促装。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