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
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宫烛分烟眩晓霞”一句,烛光与炊烟交织,映照出早霞的迷离,营造出一个柔和而又略带朦胧的意境。紧接着,“惊心知又度年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匆匆,令人唏嘘。
接下来的“榆羹杏粥谁能办”一句,则转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榆羹和杏粥都是古代清贫之家才会食用的简朴食品,这里反问“谁能办”,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无奈,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某种接受与珍视。
最后,“自采庭前荠菜花”一句,诗人亲手采摘庭院中的荠菜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这里的“自采”,既是实际行动,也象征着心灵的自在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平凡而又质朴生活美好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