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其二》
《清明·其二》全文
宋 / 史达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

(0)
翻译
宫中的蜡烛在晨光中闪烁,如同炫目的朝霞,让人心里一惊,意识到又过去了一年。
即使是榆树和杏仁熬成的粥,或是自家采摘的庭前荠菜花,这样的生活又有谁能料理呢?
注释
宫烛:宫廷中的蜡烛,可能象征皇室或贵族的生活。
眩晓霞:形容蜡烛光芒照耀,仿佛与朝霞争辉。
惊心:内心震动,感慨时光流逝。
度年华:度过一年又一年。
榆羹杏粥:古代的普通食物,用榆树皮和杏仁煮成的粥。
谁能办:表达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无奈或感慨。
自采庭前:亲自在庭院中采摘,强调亲手劳作。
荠菜花:春季常见野菜,象征朴素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宫烛分烟眩晓霞”一句,烛光与炊烟交织,映照出早霞的迷离,营造出一个柔和而又略带朦胧的意境。紧接着,“惊心知又度年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匆匆,令人唏嘘。

接下来的“榆羹杏粥谁能办”一句,则转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榆羹和杏粥都是古代清贫之家才会食用的简朴食品,这里反问“谁能办”,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无奈,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某种接受与珍视。

最后,“自采庭前荠菜花”一句,诗人亲手采摘庭院中的荠菜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这里的“自采”,既是实际行动,也象征着心灵的自在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平凡而又质朴生活美好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
朝代:宋   字:邦卿   号:梅溪   籍贯:汴(河南开封)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戏拟王安人称寿郭相国相国尝为庐江别驾

南山高唱入新题,曲罢蛾眉玉碗齐。

秦史自偕嬴氏女,庐江谁忆仲卿妻。

双飞青鸟披云下,并蒂蟠桃带雪携。

何必千金称上寿,嫣然一笑醉如泥。

(0)

送欧文学之江都

雨雪寒灯对浊醪,萧然似是一儒曹。

下帷国士堪华发,草檄门生自彩毫。

双峡迥分沧海气,孤城秋壮广陵涛。

文星虽小人争识,南斗常临剑影高。

(0)

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二

越台山下小江干,一曲遥开汉将坛。

槎动星河天上下,阵成鱼鸟镜中看。

戈鋋忽溢澄潭色,组练偏萦素渚寒。

此日非熊应入梦,心随渭水到长安。

(0)

寄赠襄史周象贤

春色高斋万里生,曳裾常日罢逢迎。

云霄未报中丞疏,江汉先传外史名。

侠客铜鞮多骏马,佳人花艳动倾城。

王门自昔栖迟地,何限庞公避世情。

(0)

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其二

北风吹折九河冰,五马如龙度李膺。

把袂中原来气色,开樽碣石倚凭陵。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惭汉股肱。

词赋祗今吾党在,将因顾眄一先登。

(0)

怀子相

蓟门秋气动鸣珂,萧瑟东南海贼过。

乱后人才抡欲尽,留中启事草如何。

裁诗汉署青天色,伏枕燕山落日多。

岂亦念余经术浅,明年投劾罢京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