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自高坐,观世若为情。
林鸟无休语,溪潮有歇声。
性灵初自适,习气未能清。
暂且忘思虑,焚香礼佛名。
草堂自高坐,观世若为情。
林鸟无休语,溪潮有歇声。
性灵初自适,习气未能清。
暂且忘思虑,焚香礼佛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草堂,观察世事的情景。通过描写周围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如林中鸟儿的不停鸣叫与溪水潮汐的持续流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省的状态。诗中提到“性灵初自适”,表达了诗人对本真自我的追求和满足;“习气未能清”则流露出在去除日常习惯与杂念上的努力与挑战。最后,“暂且忘思虑,焚香礼佛名”一句,展现了诗人寻求心灵解脱与精神寄托的过程,通过冥想与宗教仪式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思考与融合,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我修养与精神追求的探索。
千金营可致,一句得应难。
积债真无奈,成诗且自宽。
冰皲穷朔漠,火瘴度瓯蛮。
不似山中好,归欤遂挂冠。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余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摘花不恤种花难,几日工夫一日残。
最是好花留不得,不如只种菜花看。
紫阳山下园五亩,一半教儿种菊花。
霜渐浓时花更好,六年何事未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