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酌金卮,垂裼夕照时。
相逢须尽醉,得趣在无知。
阮籍犹称慎,陶潜别有思。
斯人殊局蹐,难与听黄鹂。
美酒酌金卮,垂裼夕照时。
相逢须尽醉,得趣在无知。
阮籍犹称慎,陶潜别有思。
斯人殊局蹐,难与听黄鹂。
这首《对酒》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饮酒时的情境与哲思。
首句“美酒酌金卮”,以“金卮”形容酒杯之珍贵,暗示美酒的醇厚与高雅,为全诗奠定了豪放而不失文雅的基调。接着,“垂裼夕照时”,夕阳西下,光线柔和,映照在人物身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为饮酒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
“相逢须尽醉,得趣在无知。”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态度和对人生乐趣的理解。他认为,在与朋友相聚之时,应该尽情享受,不必顾及世俗的约束和理智的判断,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我的追求。
接下来,“阮籍犹称慎,陶潜别有思。”阮籍和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分别以谨慎和淡泊名利著称。这里诗人借古喻今,既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是对自己饮酒态度的一种反思。他强调的是在适当的场合和状态下,保持适度的谨慎与自我思考,而不是完全放弃理智。
最后,“斯人殊局蹐,难与听黄鹂。”“斯人”指诗人自己,“局蹐”意为拘束不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追求自由与真我时,又难免受到社会规范和个人责任感的束缚。因此,即使是在饮酒这样轻松愉快的时刻,也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纠结,难以静心聆听自然界的鸟鸣声。
整体而言,《对酒》一诗通过对饮酒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饮酒的诗,更是一首探讨自由、真我与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哲理诗。
开辟以来,便有此山,独当怒涛。
正秋空万里,寒催雁信,尘寰一簇,轻等鸿毛。
小可诗情,寻常酒量,到此应须分外豪。
难为水,算平生未有,此番登高。飘飘。身踏金鳌。
笑终日风波无限劳。
看樯乌缥缈,帆归远浦,廛鱼杂沓,网带馀潮。
待约诗人,相将月夜,取次携杯持蟹螯。
乘桴意,问谁人领解,空立亭皋。
残春去无几,烦暑来已渐。
驱车九衢里,赤日汗两脸。
投身入佛寺,廊殿邃且俨。
老僧一何贤,为我拂清簟。
神轻反无寐,性达非有检。
啾啾雀声闲,悄悄人迹敛。
却思吾庐下,此乐不为欠。
新蘋生明镜,密笋排翠琰。
时哉盍旋归,尘土吾已厌。
我有龙阳约,垂驾辄复停。
念与高士期,不宜后其行。
春风三月尾,涧谷花草明。
寻花踏幽草,南出山脚青。
婆娑一古树,是曰先生庭。
馆我茅檐下,山瓢日夕倾。
摘林饤朱实,掘竹羞紫萌。
朝听谷禽响,夜对山月清。
高论简以正,疏怀淡无营。
徒知服深远,难用一善名。
维也少顽钝,几为世网婴。
一亲德义游,颇见外物轻。
门墙倘可依,他时来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