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体诗·其十六陶徵君》
《杂体诗·其十六陶徵君》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眷此南村居,自昔纾真想。

一朝就仁里,惬我心所仰。

故人尽比邻,时时共来往。

浊醪既同持,清文亦俱赏。

日入未能去,挈杖出林莽。

荒径行当辟,新苗渐已长。

多谢沮溺翁,千载良吾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在南村居住时的闲适生活和与友人的交往。诗人薛蕙以陶渊明的口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眷此南村居”,流露出对南村居所的深情眷恋。接着,“自昔纾真想”表明这种情感由来已久。陶渊明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南村正是他理想中的栖息之地。

“一朝就仁里,惬我心所仰”两句,点明了陶渊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定居在仁里,满足了他的内心向往。这里的“仁里”象征着理想的居住环境和心灵的归宿。

“故人尽比邻,时时共来往”描绘了陶渊明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彼此为邻,频繁相聚,共享生活的乐趣。这体现了陶渊明重视友情,乐于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的思想。

“浊醪既同持,清文亦俱赏”进一步展示了陶渊明的生活情趣。他与朋友们一起品尝粗朴的酒,欣赏高雅的文学作品,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简朴而真挚的交往,反映了陶渊明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日入未能去,挈杖出林莽”表现了陶渊明在日落时分仍不愿离去的情景。他手持拐杖,走出密林,似乎在探索更广阔的自然世界,或是在思考人生哲理。这一细节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荒径行当辟,新苗渐已长”则描绘了陶渊明在荒径上开辟道路,观察新生植物生长的场景。这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关注,也寓意着他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变化。

最后,“多谢沮溺翁,千载良吾党”表达了对古代隐士沮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陶渊明将自己视为与沮溺一样的志同道合者,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知音的珍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陶渊明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它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江晓

江上寒山高翠屏,江中流水去沧溟。

江南物候冬犹暖,江树风霜叶自青。

(0)

瓶梅

铜瓶倚玉枝,髹几独看时。

折柳多何惜,临窗少不宜。

断根聊活计,勺水小恩私。

省得溪桥外,追寻老步迟。

(0)

秋夜独坐

万事萦思独坐中,炉香深处性灵空。

药如效世黄金贱,年莫瞒人白发公。

疏竹画窗因借月,堕樵惊屋偶乘风。

且来拂簟寻高卧,梦境浮生一笑同。

(0)

枇杷晚翠

江南有佳植,名列果品中。

仙郎乃独好,官舍亲培封。

亭亭异众卉,秀茂当严冬。

深绿冷逾茂,繁青寒更浓。

满树叶葱茜,阴森密成丛。

岁晏不改色,傲睨雪与风。

所以玩物者,爱比松柏同。

灌溉役舆隶,赋咏劳群公。

人物两奇特,永言播无穷。

(0)

旅中秋怀

高秋云冷雁南飞,游子天涯尚未归。

风雨黄花佳节近,江湖白发故人稀。

蓬莱献赋才名拙,盘谷读书心事违。

正是客愁眠不得,谁家彻夜捣寒衣。

(0)

安乐公主画眉歌

铜鼓二鼓星如雪,帐底春云梦初熟。

羽林千骑开杀声,画眉画眉天未明。

结龙蟠,飞鸾舞,镜中人,皇太女。

画眉不鉴长发尼,画眉画眉将何为。

墨书未罢斜封旨,血浸三郎三尺水。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