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二鼓星如雪,帐底春云梦初熟。
羽林千骑开杀声,画眉画眉天未明。
结龙蟠,飞鸾舞,镜中人,皇太女。
画眉不鉴长发尼,画眉画眉将何为。
墨书未罢斜封旨,血浸三郎三尺水。
铜鼓二鼓星如雪,帐底春云梦初熟。
羽林千骑开杀声,画眉画眉天未明。
结龙蟠,飞鸾舞,镜中人,皇太女。
画眉不鉴长发尼,画眉画眉将何为。
墨书未罢斜封旨,血浸三郎三尺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安乐公主画眉歌》,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场景。首句“铜鼓二鼓星如雪”形象地写出夜晚深沉,鼓声悠扬,星星点点如同白雪洒落。接着,“帐底春云梦初熟”暗示了浓厚的脂粉气和醉人的梦境,暗喻宫中美人的情态。
“羽林千骑开杀声,画眉画眉天未明”描绘出黎明前的紧张与混乱,羽林军的喧嚣与女子的娇媚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结龙蟠,飞鸾舞"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华丽的宫廷舞蹈,而“镜中人,皇太女”则揭示了主角的身份,她可能是未来的皇后。
后两句“画眉不鉴长发尼,画眉画眉将何为”表达了对画眉行为的讽刺,暗示安乐公主的奢华生活和无目的追求。最后两句“墨书未罢斜封旨,血浸三郎三尺水”则透露出更为严峻的政治斗争,可能是指公主卷入的政治阴谋,以鲜血为代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权谋,以及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千峰雪犹积,万木春已回。
穷阴倦羁束,忽欣阳景开。
徐步出衡门,中野展幽怀。
杖策遂侵寻,独下前山隈。
惊湍激远飙,疏篁耿寒梅。
婆娑时动容,似与客徘徊。
岁晏益多感,况斯韶景催。
暂赏岂所欢,离念方催颓。
还观增怆恻,三叹为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