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云间星,练练波上月。
窈窕出帘栊,参差见城阙。
白露皓前林,商飙中夜发。
闺人怨机杼,君子远于役。
蟋蟀感宵征,蜘蛛寻夜织。
慷慨平生怀,迢迢限燕越。
谁令旷佳期,惆怅至明发。
历历云间星,练练波上月。
窈窕出帘栊,参差见城阙。
白露皓前林,商飙中夜发。
闺人怨机杼,君子远于役。
蟋蟀感宵征,蜘蛛寻夜织。
慷慨平生怀,迢迢限燕越。
谁令旷佳期,惆怅至明发。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历历云间星,练练波上月”以星月为引子,勾勒出一片静谧而清冷的夜景。星星在云层间闪烁,月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窈窕出帘栊,参差见城阙”描绘了主人公从室内向外眺望的情景。帘栊轻启,隐约可见远处的城市轮廓,这种景象既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联系。
“白露皓前林,商飙中夜发”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白露覆盖着林木,微风吹过,带来了夜晚的凉爽,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
“闺人怨机杼,君子远于役”直接点出了主题——思妇对远方行人的思念。闺中的女子因思念而愁绪满怀,织布机的声响似乎成了她内心情感的寄托,而她的爱人却远在他方,无法相见。
“蟋蟀感宵征,蜘蛛寻夜织”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的描绘。蟋蟀在夜晚的鸣叫,蜘蛛在夜间的忙碌,都成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
“慷慨平生怀,迢迢限燕越”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距离遥远,但心中的牵挂却如同燕越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
最后,“谁令旷佳期,惆怅至明发”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未能相聚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盼。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份思念之情在心中蔓延,直至天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秋夜场景,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与思念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