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遽卜茔兼树楸,寿如黄绮阅炎刘。
九州骨岂皆黄壤,百岁人谁尽白头。
贵贱一时膏野草,贤愚后代指荒丘。
因公重慨浮生事,落叶寒云渺渺秋。
何遽卜茔兼树楸,寿如黄绮阅炎刘。
九州骨岂皆黄壤,百岁人谁尽白头。
贵贱一时膏野草,贤愚后代指荒丘。
因公重慨浮生事,落叶寒云渺渺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炎昶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的诗篇。
"何遽卜茔兼树楸,寿如黄绮阅炎刘。" 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长寿之人的传说(如黄帝、炎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渴望长寿但又难以实现的无奈感。
"九州骨岂皆黄壤,百岁人谁尽白头。" 这两句则从更宏大的角度出发,指出即便是在广阔的九州之地,也很少有人能够活到百岁且保持满头黑发,进一步强化了对生命短暂与不可抗拒衰老的感慨。
"贵贱一时膏野草,贤愚后代指荒丘。" 这两句通过比较富贵和贫贱、智慧和愚昧在历史长河中的平等,最终都归于尘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最后两句 "因公重慨浮生事,落叶寒云渺渺秋。" 则是诗人借景抒情,因而深感生活的暂短和世间万物的不断更迭,心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历史与现实、寿命与衰老等诸多角度,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认知和感悟。
司马虽然听晓钟,尚犹高枕恣疏慵。
请诗僧过三门水,卖药人归五老峰。
移舫绿阴深处息,登楼凉夜此时逢。
杜陵惆怅临相饯,未寝月前多屐踪。
家楚婿于秦,携妻去养亲。
陆行千里外,风卷一帆新。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
芜城登眺作,才动广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