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唐芑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烟冷寒炉,月窥帘幕,绕枝惊起南飞鹊。

可堪孤馆闭清宵,雁鸿声度灯花落。

絮被初温,风飙又作,更长数尽分明柝。

破愁未破梦难成,鬓丝莫怪霜花薄。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由清代诗人唐芑所作,描绘了一幅孤寂凄清的冬夜图景。开篇“烟冷寒炉”,便营造出一种寒冷与孤独交织的氛围,炉火微弱,烟雾缭绕,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无助。接着,“月窥帘幕”一句,以月亮窥视帘幕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绕枝惊起南飞鹊”则通过鹊鸟的惊动,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下文的孤独情绪埋下了伏笔。接下来的“可堪孤馆闭清宵,雁鸿声度灯花落”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孤馆中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远处传来的雁鸿之声,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灯花的掉落,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絮被初温,风飙又作,更长数尽分明柝”几句,通过絮被的温暖与随后的风声,以及数不尽的柝声,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与孤独中挣扎的情景。絮被的温暖是短暂的慰藉,而风声和柝声则不断提醒着外界的冷漠与无情,使得主人公的孤独感更加深刻。

最后,“破愁未破梦难成,鬓丝莫怪霜花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试图摆脱愁绪,但梦境却难以成真,鬓发的斑白与霜花的轻薄,既是岁月流逝的象征,也是主人公内心疲惫与无奈的写照。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挣扎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唐芑
朝代:清

唐芑,字燕镐,江苏无锡人。著有《漫游词》一卷。
猜你喜欢

登马鞍山感述

汲水堤边杨柳花,东风吹散五侯家。

江南一去繁华远,梦觉青山自煮茶。

(0)

秋阴

寒云将远空,叶落与飞鸿。

汉苑秦陵外,凄凉是此中。

(0)

人日从驾幸南郊梁赞善以诗柬寄因和之

紫陌鸡鸣远报晨,百官朝罢出枫宸。

龙旗夹道先传警,凤辇行春不动尘。

礼乐幸逢全盛日,耕桑俱是太平人。

千门万户东风暖,胜里金花剪彩新。

(0)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其八

暖露滋瑶草,轻飙动碧篁。

龙蟠知岁月,鹤唳识风霜。

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

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

(0)

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其三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

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

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

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

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

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

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

(0)

宿桃溪方翁家赠别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