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谁引。斜川归兴。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谁引。斜川归兴。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开篇"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界的向往。"来访深隐"则是他选择深山隐居,以求心灵的宁静。
接着"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写出了诗人在春日漫步中不由自主地沉醉于大自然之美,甚至连自己的形态都模糊了,只留下满身的花香和花影。这里的“醉”既可以理解为酒醉,也可以是被大自然美景所陶醉。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则透露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鸥鹭(一种水鸟)的形态变得瘦弱,象征着季节更迭和生命的脆弱,而“伤春”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对春天即将过去而生的哀愁。
"嗟流景"一句,是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叹,流水般的岁月易逝,令人感慨。"竹外野桥,犹系烟艇"继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谁引"则是诗人的疑问,也是对归隐人生的深思。
"斜川归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归属感。"便啼鹃纵少, 无奈时听"则转而表现出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无奈和期待之情。啼鹃,即杜鹃,古代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而“纵少”表明春意渐浓,但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
"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这里,“棹击空明”是指等待着船行水路的声音,而“鱼波千顷”则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广阔的水域世界。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表达了诗人的愁绪。黄昏时分,常使人感慨,尤其是在听到琵琶声中,更增加了一份离别和哀愁。
最后一句"江风紧,一行柳阴吹暝"则是对景色的描写。这里的“江风紧”表现了气氛的紧张,而“一行柳阴吹暝”则是对即将来临夜幕中柳树投影的一种描绘,既有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