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云.初秋》
《渡江云.初秋》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词

风檐迎玉露,青梧报候,一叶落池边。

怪花开花谢,秋去秋来,景物换年年。

已凉未冷,便早夜、将息都难。

问近来、悲秋宋玉,可否异从前。恹恹。

未秋先病,到晚偏愁,正孤帏梦懒。

曾不记、看花紫榭,步月红阑。

罗云缕缕招人望,望故乡、千叠云山。

能遂否、乡心张翰今番。

(0)
鉴赏

这首《渡江云·初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风檐迎玉露”形象地写出秋风轻拂,露珠晶莹,落在屋檐上的景象,展现了初秋的清凉与宁静。"青梧报候,一叶落池边"则通过梧桐落叶,暗示季节更替,时光流转。

接下来,“怪花开花谢,秋去秋来,景物换年年”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感叹花开花落,时光如梭,年复一年。"已凉未冷,便早夜、将息都难",写出了初秋微凉的夜晚,词人难以安眠,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问近来、悲秋宋玉,可否异从前"借用宋玉悲秋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秋天情感的变化,是否与以往有所不同。"恹恹。未秋先病,到晚偏愁,正孤帏梦懒"描述了词人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连梦境也变得慵懒。

最后,“曾不记、看花紫榭,步月红阑。罗云缕缕招人望,望故乡、千叠云山”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眼前却只能遥望远方的故乡,云山重重,引发强烈的思乡之情。“能遂否、乡心张翰今番”以张翰辞官归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初秋景色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生活变迁和乡愁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秋日晨与寄楚望

夜雨霁清晓,浮云散凉川。

幽人理青发,汲彼石井泉。

焚香展素帙,持珠讽妙言。

晨晖淡悠扬,秋霞丽绀天。

萎花开露馀,孤叶零风前。

感此芳节晚,长啸心悠然。

倾觞散滞念,粲菊留华年。

牢落岁暮心,非君谁与宣。

(0)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一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馀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0)

萧何

萧公俯仰系安危,功业君王心独知。

犹道邵平能缓颊,君臣从古固多疑。

(0)

秋夜

微云淡月夜朦胧,幽草虫鸣树影中。

不待南城吹鼓角,桐声长报五更风。

(0)

瑶琴怨

凉蟾吹浪罗衫湿,贪看无眠久延立。

欲将高调寄瑶琴,一声弦断霜风急。

凤胶难煮令人伤,茫然背向西窗泣。

寒机欲把相思织,织又不成心愈戚。

掩泪含羞下阶看,仰见牛女隔河汉。

天河虽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见。

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

抱琴晓对菱花镜,重恨风从手上吹。

(0)

如梦令·其三

卧看西湖烟渚。绿盖红妆无数。

帘卷曲栏风,拂面荷香吹雨。归去。归去。

笑损花边鸥鹭。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