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一》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馀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0)
注释
西来:从西方来。
秋兴:秋天的感怀。
萧条:凄凉。
新霜:初降的霜。
缉缊袍:修补破旧的棉袍。
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残蕊:凋谢的花蕊。
寒水:冰冷的水面。
旧痕:过去的痕迹。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官树:官道旁的树。
黄叶:落叶。
浊醪:劣质的酒。
老补:老迈时再获任命。
西入洛:向西进入洛阳。
山水:自然景色。
颇风骚:富有诗意。
翻译
从西方来的秋天景象日渐凄凉,昨晚的新霜覆盖了我破旧的棉袍。
菊花已经盛开,但残余的花蕊已凋零,只有寒水留下昔日的痕迹,显得更高。
官道两旁的树木叶子都已变黄,乡村的旗帜下散发着粗劣的酒香。
我这个老朽又补上一官之职,往西进入洛阳,幸好听说那里的山水颇有诗情画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去故土的怀念和不舍。开篇“西来秋兴日萧条”即设定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调,秋风凛凛,带来了凉爽,但同时也带走了夏日的繁华,留下一片萧瑟的景象。“昨夜新霜缉缊袍”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霜冻的到来使得诗人不得不穿上厚实的衣物,以抵御寒冷。

在“开遍菊花残蕊尽,落馀寒水旧痕高”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菊花和寒水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的感慨。菊花开放,但已是残蕊,即将凋谢;寒水则留下了往日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萧萧官树皆黄叶”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画,黄色的枫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显示出一片萧瑟。而“处处村旗有浊醪”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气息,村落中的旗帜上飘扬着酒香,这或许是庆祝诗人赴官的一种场景。

最后,“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年岁已高,却还要去补一个官职,前往洛阳的路上,他听到了一些关于山水的传说,这让他感到一种慰藉,因为那里的自然景观似乎与他的心情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杂兴

身危非所恤,多罪累君王。

万古纲常理,一躯忠义肠。

青天掩长雾,白日下繁霜。

儿女此时泪,未知为国伤。

(0)

过芦沟

一水中横断市廛,酒旗高袅绿杨烟。

行囊只有诗千首,不畏关门索税钱。

(0)

寿仙溪李朴庵夫妇七十次陈待徵郎中韵

高堂春酒莫辞倾,此夕弧南星正明。

莱服频翻娱绮席,南陔新谱入瑶笙。

西来王母蟠桃熟,东望函关紫气横。

寿域无涯才七十,蓬瀛还看海尘生。

(0)

袁州道中二首·其二

望中烟树是宜阳,抚景尘劳觉暂忘。

远郭诸山圆箘列,倚天群岫翠屏张。

颇闻儒术惭邹鲁,却喜民风似魏唐。

太守词林旧文雅,行看弦诵蔼宫墙。

(0)

壬子二月半由金溪往安仁道中作

半月雨声应暂息,一年春色已平分。

煖回花坞蒸红雾,晴入林峦涨绿云。

报国丹心空耿耿,欺人白发故纷纷。

暂因行路心无事,明日安仁又校文。

(0)

次张坦斋作广化山水图

谁写云山著此僧,王维去后让君能。

松庭鸟下闻斋磬,萝径烟消见佛灯。

春雨小溪流㶁㶁,夕阳孤塔影棱棱。

看图便欲离尘俗,共结茅庵紫翠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